1.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
2.白岩松有天安慰我:“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3.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4.“你是怕猫么?” “不是。” “是怕狗么?” “不是。” “那你为什么?” “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 “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5.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不能去要求别人宽容。
6.性应该是有美感的。过于放纵与挥霍的性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猥亵。完全脱离了爱,岂不是又退化成了动物?
7.归根结底,没有一个宽容的制度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
8.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忍受着攻击、殴打、被捕、被泼上一脸的西红柿酱,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坚持多久,没有得到任何政治上的承诺,他们不可能赢得声名,也不知道能不能有结果。
9.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10.“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11.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
12.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这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
13.“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14.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15.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评判是观看者自己的事。
16.说“我”,不要说“我们”,你的情感不代表别人的判断。
17.“是么,什么东西是神圣到不能开玩笑的呢?”
18.“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它。”
19.这个人的背后,隐而未见的复杂因果如同大网,铺向无边。
20.但也容易将世界分为掌权者与被侮辱者,将历史的发生归功或归罪于某一个人,容易将好恶凌驾于事实之上。
21.“这个事件中没有人是正义的,别打着这个旗号,大家都是为了利益。”
22.同时也让我们自己完成对世界的复杂认识,哪怕这个认识让我苦苦难解,让我心焦。
23.“新闻调查”的口号是探寻事实真相,你说说,什么是真相?”
“真相是无底洞的那个底。”
“那你说说,什么是探寻?”
“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24.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25.“太天真了。” 我也笑:“是,凡事信以为真。”
26.“我不愿意去,我不喜欢他们”,歌德批评他:“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这样才可以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而且不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
27.“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
28.无论如何自制,人的情绪是根除不了的,有时松,有时紧,永远永远。
29.“念起即觉,觉已不随”
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觉察,觉察之后你就不会跟随它。
30.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
31.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暗面的人,往往会让原本想去挖掘他内心弱点的人感到尴尬和一丝不安。他甚至都不为自己辩解一句。为什么不在镜头面前,哪怕是伪装歉意向大家忏悔以乞求宽恕呢?”
32.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33.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34. 斯宾诺莎还说过一句:“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35.他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
3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郁积和化解。
37.“什么是真实?真实是很丰富的,需要有强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从恶中看到真实是很单一的,人能从洁白里拷打出罪恶,也能从罪恶中拷打出洁白。”
38.这些应该是有着足够道德良知的个体,为什么会落入集体性的狂热和盲从之中?每个民族或国家的人,不妨都这样问问自己。
39.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40.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41.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
42.对事苛刻,对人宽容
43.人性本身想要了解万事原由
44.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45.她每次倒地之后的几秒钟里,在想什么。 她说:“前两秒用来休息恢复体力,下两秒来想战术如何回击。” 不是自怜,也不是忍受痛苦,她要赢,这是运动员的企图心:“不管自己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算脚断掉也要继续努力,有呼吸,就有希望。”
46.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
47.寻常,却有力。
48.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49.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50.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
51.是我已经感觉到,却说不出来的东西,又痛又快,好像从事物中间“穿”过去了,有一种非常笨重又锋利的力量。
52.不断地看见什么,又不断地经过。
53.我可以从智力上理解这句话,但人性上我抵达不了。
54.教育就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55.“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心里不自由。”
56.“我像接受淋雨一样,接受他们带来的后果。”
57.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58.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家,他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59.“感受”不是欲望和情绪,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只是“诚实和持续不断地对事物平静观察”。
60.纪律可以带来秩序,但却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
61.把希望放在别人的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
62.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63.每个人都是各种关系里的存在,痛苦是因为被僵住了,固定在当地,转不到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无助
64.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是可以流淌的。
65.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66.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67.把一步之遥走成万水千山
68.“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69.哪儿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70.“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不要堕落。”他说。
71.在这种来不及思考的匆忙里,才知道谁会浮现在自己心里。
72.有时候,人们对事情的感受和判断不同,跟讲故事的方式有关。
73.“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我回身指了指背景板上这几个字,“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