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除了关心疫情,能做的就是响应号召,居家隔离,不出去添麻烦。
在做家务和照顾孩子的缝隙里,还可以好好地发会呆。今天突然想起儿时时光。
我能记事起,应该是5岁在老家读学前班时,无法想起太多。但深深印在脑海里的,都是一辈子无法抹去的吃的痕迹。
1. 紫红的山稔子
对儿时的我们来说,满山遍野都是宝。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野果子或着能吃的东西。记忆中秋天是最多果子的季节。
不论哪一个山坡,都挤满了只比我们高一点的山稔子。稔子刚长出来时嫩绿嫩绿的,慢慢变成粉色,红色,紫色,当紫到发黑时,就是最美味最甜美的时刻了。
我和伙伴们放开肚皮吃,吃的是满嘴满脸染上了自然的黑紫色。
吃完我们就在山稔子树下捉迷藏,英雄抓坏人等游戏。
除了山稔子,还有长得圆溜溜、黑乎乎、甜滋滋的“巧克力”果子。我爱的还有一种果子叫“火灾”,因为这种野果红红的,总是一大片一大片连串出现,远远看去像一片火海燃烧在山中。
我爱这种野果还因为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一边走一边吃的的感觉太舒服了。
野果好吃,但吃多了,吃撑了,不但肠胃闹闹别扭,还会便秘。特别山稔子吃多了,几天都无法上厕所。
2.甜甜的土茯苓
山上除了果子,还有长在地下的土茯苓。我和小伙伴用手或拿着小铲子挖土茯苓,挖出来的土茯苓形状曲折、比红薯要大。用衣服稍微擦走泥土,就放进嘴里啃咬起来,嘴里的土茯苓甜丝丝的,也是一种不错的零食。
记得有一次找土茯苓的时候,我不小心踩到了马蜂窝,哎呀!我那是一个疯跑呀!可以说是鬼哭狼嚎地从山顶滚到山脚的。
幸亏马蜂对我针下留情,只在我的额头和脸上留下了几个大包。但我的梦中还时不时出现被马峰追的情形。
3. 黑黑的田螺
晚上,喜欢跟着表哥表姐去田里摸田螺,觉得既好玩又刺激。为什么要晚上去田里摸田螺呢?我也搞不清楚。
在一把把的手电筒里的照射下,会看到田里的水蛇直立着望着我们,但只要我们不去惊动它,大家相安无事。
摸回来的田螺就交给大人,大人会用我们家乡的一种“田螺香”(薄荷的一种)来炒田螺,“田螺香”陪田螺,那味道真叫一个绝!
4.香香的山蘑菇
我们除了能吃到酸甜的野果,甜脆的土茯苓、美味的田螺,还可以吃到另外一种美味佳肴:山蘑菇。
这种蘑菇的学名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就知道它们是在一种树下长出来的一种菌类,我们给这种蘑菇取名为“宁菇菇”。
我们挎着小篮子去摘“宁菇菇”的时候,很常会看到树上倒挂下来的蛇,因为被表哥表姐们耳提面命:见到蛇不能大叫和乱跑!所以假装镇静,直接走过。不过确实没有被蛇咬过。
摘好的蘑菇拿回来,用水洗干净,在太阳下晒几天,蘑菇变干变黑,就可以享用了。这种蘑菇要蒸着吃,除了放盐油,不需要加任何调料。那特殊的香味和质感可以让你吃个不停。
儿时,虽然物资匮乏,但大自然却给了我们吃之不尽的天然食物,就连脱落了谷粒的禾秆堆里,长出来的菌儿,都是美味的菜品。
当人们的物欲简单了,跟自然万物和谐相处了,地球妈妈怎么会亏待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