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庆节弟弟的婚礼是否要回去是正在困扰我的,我不想回,机票很贵,要两天的时间,不想参加他们的婚礼,就纯粹不喜欢他们,回去也要面对父亲,和他聊工作的事情。这两天要是纯自己休息该多好。但我最终选择了回,认为堂弟结婚是家里的一件大事,我不回去意味着不给他们面子,我爸也会觉得我不懂事,生气。这是关于家庭关系的问题
2 我本身是不想回,我的感觉是为了别人在做事情,这种感受不痛快,憋屈,觉得自己特别悲哀,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走。就只有我妈会一直跟我说不回来不好,不回去我爸要说我,别人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写到这里,感觉全是自己的剧情,我妈是配角)我刚开始决定不回去,也跟我妈说了,我也觉得我爸不会因为这点事情生气,但最后还是回去。原因不是参加婚礼,也是因为国庆和中秋一起,回家一趟。(这个原因回家的话,我放松下来了,就没有那么拧巴憋屈)
3 15
4 15岁,我在太原上高一,我转学,我和我弟还有保姆在太原。我的朋友是董佳琪。此刻就正好想起来同样是国庆节回老家。我和弟弟做大巴回去,我是很想回去的,每次一放假我就第一时间回家。那个时候我认为太原不是我家,我只是在太原上学。我想到我小的时候也是一放假就回奶奶家。我愿意回奶奶家就是我可以什么都不干,想睡到几点是几点,也不用打扫卫生,还可以不被骂的可劲跑玩。大概是15岁那年国庆,我爸没有让司机来接我们,我妈也没有让我爸派司机来接我们,我和弟弟去大巴站坐大巴,弟弟因为我插队最后就没有坐成大巴,我爸司机来接我们。我当时的感受应该也是委屈,憋屈,觉得没有依靠,都得靠自己,结果弟弟一闹,我爸就来接我们。
5 我的内在小孩是一个特别容易受委屈,不被关注,总是把别人的事情放到自己事情前面,不高兴,内心打架矛盾,但最后总会找个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舒服。我自己也对自己的需求不明确,也没有为自己的需求去争取,就开始编剧情,把自己陷入自己特别困难,别人没有自己不行。会把自己的需求放置于我假想的家人需求之后,只有他们高兴了,满意了,我才可以提自己的需求。可是他们的需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就一直是被忽视的。不是他们忽视了我,而是我自己忽视了我自己。我是家庭和谐开心的灵魂,想各种方法让家庭和谐开心(觉得这是小时候必须承担的事情,爸妈吵架,我就觉得我有义务也是我的责任让他们变好,他们不好我就过的不好,我就没人要)
6 亲爱的内在小孩,看到你为了满足别人的需求而不断的努力,感觉到你的辛苦,看到你的需求被忽视,也觉得特别委屈,我特别心疼怜爱这个总是把别人需求放到自己需求之前的小孩,你的懂事都让我心疼。亲爱的,辛苦了, 是时候照顾自己,满足了自己才有更多的能量去满足别人。
7 我的内在小孩就是别人给一个鼓励就开出花的那种,小孩更加坚定要先满足自己的需求,他觉得很温暖。
1 回想一件最近发生的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2 简要的写下你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3 回想一件你童年时期发生的事情,写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件事情,包括你当时的年龄想法感受和采取的行动。
4 想一个你认识的跟当时的你相同年龄的人,这会提醒你这个年龄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5 和上述第三点中的孩子一起坐在沙发上,或者让他坐在你的大腿上,安慰和鼓励他。
6 你对自己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对人生,你的未来,解决方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