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的父亲
每当听到,看到电视里,或生活中出现了:‘父亲’这首歌的时候,我都会热泪盈眶,一边擦着挂在脸暇的泪水,一边念叨着、唱着歌里词句……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到了坚韧,抚摸你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你碧角露出了白发,不声不响你眼角添了皱纹。”
“听听你的叮嘱,我接过了自信,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少你手里捧着孝顺,再苦再累你脸上总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一曲未唱完,我已是泣不成声了,感谢谁这么了解我父亲,像是专门给他老人家写的歌词一样,再也形象逼真不过了!真是写出了我父亲的化身啊!
我的父亲是出生在三十年代的人。生性憨厚老实,吃苦耐劳。从小就没进过一天学堂。
早年间爷爷就出门在外地去给人家当伙计,兄妹四人他是长子,从小就与奶奶一直操持分担着家庭的重担。
在他刚与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我出生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爷爷就因病撒手人寰了!
刚二十出头的他过早的扛起了家庭的重任。也奠定了他一生勤劳善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基础!
在生产队里,父亲干什么活从来都不偷奸取巧。实打实干,肯卖力,窍门又多,干什么活都既快又利索,一个人可以抵三四个人干活。因此,大伙都愿意跟着我父亲在一起干。还亲热的管我父亲叫‘老窍’。
爸爸出力多,饭量也大,可爸爸吃饭从来都不上桌子,总是胡吧啦两口就拿块地瓜充饥,有剩余的饭菜再吃。在那个年代着实是为了能填饱肚子发愁啊!
爸爸勤劳朴实,为人忠厚善良,记忆中的爸爸什么活都会干。他每天都早早下地,肩膀上总扛着铁锹挑着个筐,一路捡着牲畜拉的粪便拾在筐里,再挑到田间地头里去倒掉做肥料,生怕被人们踩到。
路中间有砖头石块之类的,他都会清理到路边上去,有坑坑洼洼的地方他也给整一整平一平。走到哪儿眼睛里都是活,从来没有闲着的时候。
下工的时候又比别人回家晚,要不就去给猪羊割草,要么去地头埝边刨些药材,什么远志、桔梗、还有枸杞根,总是满载而归。
连下雨天爸爸也会找活儿干,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在家里除了不会织布以外,什么活儿都会干。
白天我们去队里干活,一到晚上,妈妈在屋里挂个煤油灯织布,爸和我在纺线。怕我磕睡一边还跟我讲着“杨家将、薛仁贵、薛丁山打雁、柳银环守寒窑十八载……”
什么搅线子,缠穗子、纳鞋底、串背帘、缚笤帚、编筐和手提的小篮子。都是爸的强项。
农活闲的时候,爸爸就去沟边埝头挖药材,割编筐的桔条,垦荒地 , 撒上高粱。
等秋后收了,它可全身是宝啊!高粱杆可以‘缚桲子’,用来晾晒棉花、柿饼之类的,上边的一节我们都把它叫做‘发的笕’。寓意:发家发财的意思。
除高粱米打出来能吃以外,‘发的笕’既能串背帘,又能缚笤帚。通常,谁家盖新房子上梁时,都要绑上十根发的笕,再用杆串一个巴掌大的小背帘。寓意:‘辈辈发’。
02
父亲从小虽没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一直以来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因人正直本分,能吃苦耐劳,干活负责任,尽心尽力。
所以每年一到夏收,总都被当选为生产组长,别看是小组长,这时节,其实比队长的担子还重呢!管着生产队里的收割、碾打、晒、交公粮、入仓库等任务。这可是全队社员一年的口粮啊!(我代爸爸记工)。
这期间所有的人身安全、麦场起火、雷阵雨塌场。每时每刻都得操心。
而父亲什么时候都是吃苦在前,穿的一件棉布做的背心,总被汗水浸的湿透能拧水。那儿苦累、危险父亲都是首当其冲。
有一年,就是另一个组在季麦垛的时候,因称杆绳索不结实了,导致绳索断了,称杆掉下来就发生了意外!不偏不正,正砸到了一个年轻人头上,当场毙命!现场挺惨,脑浆都砸出来了!这可真是人命关天啊!
所以在俗称:‘龙口夺食’的日子里,一时也大意马虎不得!每年夏收的每一天,爸爸都是天不亮就第一个出工,且最后一个下工。干着倾尽全力,出力却又不讨好,又操心又受累,又得罪人的活!真的是流血又流汗,得脱几层皮,掉几斤肉的事!而他却任劳任怨!年复一年!他却说:“再苦的活儿总得有人干!”
在每年村里夏收总结表彰大会上,村长点名让父亲上台讲两句,父亲却羞红着脸直摇着手说:“没啥可说的!”
就连领奖状也得我去代领,爸爸还说:“哎!要这玩意干啥,不当吃不当喝的”。
在那年月,大公无私的父亲所有的付出,也就只换了个五好标兵、模范社员的奖状,挂满家里乌黑的墙上。
03自打我十七岁结婚以后,勤劳的父亲也如影随踪,无时无刻穿梭在挂念的路上。
出嫁时看着父母亲眼睛里流露出十分的难舍难分,我的心已被万箭穿碎!双方急忙背过身去,擦去从心底涌出的泪水。
在那七十年代里,大多数人家的生活都很贫困,家里有自行车的也寥寥无几。也不记得父亲什么时候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让我回婆家时来回骑着。
车子又高又大,也没有闸,下坡时只能用脚蹭着前轮胎当闸用。车子骑起路来,用我丈夫的话说:“除了车把上的铃不响”那儿都响!但是骑着倒挺轻松的,也特别赶路。最起码在当时也算是我来回十多里地的代步工具。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婚后第一年腊月二十二父母倾其所有,给我买好了麻花、核桃、红枣和柿饼。用自行车载着我送往婆家过年,自己又一步三回头的慢慢赶回家去。
第二年夏收的时候,父母又给我买好了凉席、竹帘及割麦的镰刀和新的草帽,又将我送去婆家。
又是一年赶麦收前,父亲卖了一头猪,总共七十块钱,父亲又给我留了三十块钱。让我买些叉把、扫把、镰刀 之类的,做好夏收前的准备。
每每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都热泪盈眶,强忍着不让流出来。
04
那年婆家的老房子在连年总说有地震中摇摇欲坠。屋顶裱糊的花纸也都脱落下来,不时往地上落着土渣渣。说不定哪一时半会儿会塌下来的。
当时我丈夫才二十三岁,我二十儿子一岁。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父亲的陪同下他拆了老房子。
拆房容易盖房难,不到一天的时间,院子里成了一马平川,望着院子里一片废墟,一片狼藉,我愁的眉头拧了几道圈。;
我和婆婆搬进了离家不远队里的一个猪场。里边有两间没窗户的库房,在地上铺了些麦草住下。
屋里还搁着几口邻居家做好的棺材!每到晚上黑乎乎的屋里一盏煤油灯眨着蓝色的火苗,害怕的我头皮发麻,加杂着儿子的哭声,我心里像踹了只小兔子咚咚直跳,还得准备第二天吃的饭菜。
婆婆早已出去外边和人家说长道短去了,一整晚也不想在这屋里呆。
她说她“在这屋里待着闷”,还说:“你给你儿子创业呢!”我只能陪着儿子,陪着棺材夜夜盼天亮!
白天母亲帮着我料理工地上的饭菜,看着我发愁的紧皱着眉头,心疼的安慰我说:“别愁啊,有我们呐”。
父亲每天帮着在工地上和泥、搬砖、搬胡基。那时因没钱,还都盖的土坯房子。
在一次砌墙时,父亲不慎从架上掉了下来,腰摔的疼了好多天,但父亲忍着痛,依然每天第一个来到工地上,照样干活。
婆婆却抱怨的说:“你那么老啦,上去干啥去啦”。
05
以后的日子,父亲隔几天总要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干的活,不会大工的他灶台也给我盘了两座。一直到现在还在用着,当自己家里一样,帮着我一路前行。
就连我儿子断奶都是父母帮着带过去,两个月后赶着牛车送来时,儿子已不认识我,哭着喊着要姥爷!死活从牛车上拉不下来。
分田到户以后,无论我秋收夏忙,无论几个孩子放学回家要吃饭,公公婆婆像没事人一样。
父亲却是把我家的地像自己家里的一样打理,一样的操持着春夏秋冬。每年夏收的时候,父亲更是全力以赴,全家出动,连我的小弟十二岁时都能赶着牛车为我家拉麦垛赶场。乡邻们都稀罕的夸赞说:“这么小的娃娃也会赶车。”
父亲用他坚实的肩膀扛起了一片天,两块地,两个家。父亲就像我心中的灯塔一样,时刻指引着我一路前行。给我们坚强、自信、勇敢、善良,理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您老的光辉形象永远在我们心里!您老和蔼可亲的教诲总伴随我们一路成长!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二十六年前的今天,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五日,父亲又去我们家地里收墒地去了,在回去的路上,遭遇到了车祸!
从此勤劳善良的父亲的人生将永远定格在那天、那时、那地、那条要了我父亲命的路上!……
永远忘不了这痛彻心扉的一幕!如五雷轰顶,天昏地暗,我乱了分寸,如天塌地陷一般,玉心已碎。天哪!怎么这横祸偏偏落到我的头上啊!我哭的死去活来,可终究父亲还是就这样走了!
父亲的一生,勤劳善良,勤俭持家,善良忠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尊老爱幼,踏实做事,正直做人,坚韧不拔,个性钢中有柔、有爱,从来没有对我们发过一次脾气,用尽中国所有的赞美的语言,也无及爸爸的为人!
父亲,女儿想您!您老在天堂那边可好?爸呀!给女儿拖个梦吧,那怕在梦里相见也好,我的泪水已打湿了纸张,哪怕让看看您老的背影也好!
父亲!今天是您老二十六周年的逝日,女儿对您抒发一下衷诚:我们姐弟几个和母亲都过得挺好,您老就再也不用操心了,女儿为此写下了对您老人家的思念,千言万语也道不尽说不完,愿您老人家在那边别再吃苦受累,无灾无难,永远快乐,幸福永远!
不孝女儿为您老敬上一盏心灯……
文/淡淡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