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圣人之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译文:
不推崇贤才功名,使民众不争名位;不重视难得的财物,使民众不偷盗;不让民众看见可贪的功名利禄,使民众不作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简化人民的思想(使其头脑空空),填满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向,强壮人民的体魄,经常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即使有财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生事。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事物,则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
读后感:
老子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他认为,体现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争夺功名利禄。
先秦时代关于选贤用能的学说,已经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各诸侯国争用贤才也形成了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敢于提出‘不尚贤’的观点,与百家诸子形成对立,似乎不合时宜。不过,老子的观点中,不包含贬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而是说,统治者不要给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功名,以免‘贤才’成为一种诱惑,导致人们纷纷争名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