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论语》第三篇第五章: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一句中有几个名词的涵义首先要搞清楚。
第一是“夷狄”。这个词很长时间都作为贬意来用,专门指那些不文明、不开化的野蛮人。
古书中经常看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表述,实际上就是指从当时的“中国”,也就是中原周天子居住的这一带,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的未开化地域的居民。
过去人们认为,“中国”之所以称为中夏、中原,是因为中原人有文化的,是文明的代表,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则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
中华文明有一个传统,评判一个群体或者民族是以文化为标准,哪怕你是夷狄或者外来户,只要你认同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就可以做一家人,就可以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而不以外貌、肤色等这些外在的东西作为标准。
也正是由于我们以文化论同胞的观念,使得中华民族的大家庭越来越壮大,以致发展到现在56个民族,而没有像欧洲那样,虽然长相都差不多,但却分裂为几十个小国家。
第二是诸夏。诸是诸多的意思,夏在古代专指中原诸国。
诸夏就是分封在中原一代的几十个诸侯国。
历来对本章的解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其一:孔子说,夷狄之人还知道有君主,不像周朝诸国,连君主都没有了。
这主要是针对当时周朝礼崩乐坏的大形势说的。几十个诸侯国你争我夺,以大欺小,他们竞相践踏礼制,藐视王室,有诸侯胁迫天子的,有臣子专擅国政的,完全不讲规矩,无视礼乐的存在,更不要说什么君臣有别了。
反观当时被称为夷狄的外族,虽然没有中原的文化与文明架构,但还知道上下有别,社会还算是稳定。
孔子的这种说法是对当时“礼崩乐坏”的东周现实社会发出的感慨,指责诸夏之国僭礼的行为。
其二: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是他们不懂真正的礼乐精神,还不如中原之国没有国君时安定呢!
这种说法的重点在说明文化对社会稳定的意义,一个国家,只要有文化传承,那么即便一个时期没有国君,社会也不会大乱。
但是,倘若一个民族没有或失去了文化的传承,那么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这两种解释都能说的通,只是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理解罢了。
两种解释都突出了一个中心立场,“礼乐”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重要性,以及弱化礼乐会给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在他看来,一个不讲“礼”,没有文化传承的国家和社会,是无法正常运转的。
今天我们也应该反思,一直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中还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呢?
倘若我们失去了这些文化的传承,我们的民族还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吗?还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