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课的重要性
今天培训之前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导入的重要作用,我自己对复课教学可能有一个误解,觉得我们上课时间比较紧张,进度比较快,所以就单刀直入给同学们讲知识点,结果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兴趣不高,专注度也不够,跟一些老师交流可能大家都觉得是复课之后取消了分组实验的原因,我觉得综合来看,分组实验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没有意识到开课引入的作用(我自己就是复课之后常常忽略了导入)也包括聚焦问题,吸引学生,使学生投入。
以“过山车”为例,在上这一部分之前,我请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制作过山车轨道:
有两个孩子把轨道带到学校给我看,于是我就借用他们的轨道给另外几个班上这节课,在请同学们设计“过山车”轨道时,他们都非常感兴趣。
2.关于时间分配
今天朱羽老师分享《影子的秘密》时,提到时间分配的问题。通过时间分配来对照重难点进行观察,找到每个部分合适的时间规划才非常清晰。
这也是我自己在备课中常常忽略的。那么我自己在复课期间备课的时候也可以把整个课堂的时间分配计划出来,之前我自己就是不注意这个问题,如在进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教学时,我自己很苦恼就是要按照研究组老师的进度表进行比较困难,我就存在进度比较慢、老师不是特别清楚该在哪个地方对花时间、应该在哪里精简、导致教学进度跟不上的问题。
以“过山车”轨道这部分为例:目前我都是分课时教案,这一节课是设计过山车轨道并检验。上课时我先请同学们进行设计,然后来评价设计、制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检验(利用上面两个现成的)、改进。整个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但由于没有这一节课的教案,所以时间分配常常由于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而跟不上进度。
3.组织形式
听了梁树老师和魏琪老师的教学课例分享,我发现整合课的备课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备课的时候可以按照复课教学进度备课,而不是偷懒使用之前的分课时教案。
好处就是自己对一节课的教学进度会有更清晰的把握。对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分配才更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