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心的话想说,看到这样一句,说得很应景很透彻
你明知是缺点但不愿意改的,都是内心引以为豪的东西
当导师说“导师好说话就是这个坏处,好说话的人有很多话在心里没说”“你不要老是提要求,给你个实验室你说不适应,让你写个国自然你说没时间”“经常一点小事就反映出一个人是什么样”“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思想”“你这跟她说帮别人写她肯定不让你写啊,先写出来再说,后面给谁还不一定呢你就先说不写”。
很委屈,很失望。一直以来认为,别人说什么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言大于行我不在乎,我一直就是这样不到迫不得已不开口,只是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因为我自信该看到自己能力的人自然会看到,自己的努力自然会有收获。曾经我以为导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慢慢发现,不是的。对学生好,是基于自己的控制规划,有规划,也有重大失误差点坏事,违反规划会触犯他的权威。
不要有太多自己的思想,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听着这话毛骨悚然,有人替我规划路线自然省事,可,如果是这样的规划,我宁可不要。如果失掉自我是懒惰的后果,我拼死也要保住自我。
庆幸,在电梯里碰到了师兄,跟他简短提了下这事。他说,导师想的是,写不写是你的事,中不中是我的事,而搞基础的想的事情就比较纯粹,就是能力决定结果,导师毕竟是大老板,他的话就是命令。
好在,都是为我好。总算想明白了,不会偏激。
谁都没有说错,我自己也没有错,只是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导师的方式有些咄咄逼人。
而这件事让我思考更多的,还有逢场作戏的问题。导师提到了一个师姐,一个据说很会说话的师姐,之所以说据说,是因为我不知道我看不出,只是据说。导师是夸她的,我该学习的。我想说,多年后,如果我还有一点值得骄傲的地方,我希望那是我坚持了我所坚持的。
又或者,被骂的这么惨,是因为期待高,因为亲近。希望如此。
但是,我不再是一朵花,也未坚挺成一棵树。因为不再柔弱得让人无条件容忍,因为还未坚挺到站立着刀枪不入,所以忍耐得痛苦,所以委屈得可怜。
是啊,几个月前那个常常气愤的自己不见了,我不再生气了,而是常常委屈,委屈到忍不住泪水,委屈到控制不住颤抖,委屈到倔强得咄咄逼人。还好,我终将坚挺成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