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听起来十分过瘾的课,是如何打造的呢?如果从感知觉上说,好课听起来特别的真实,听起来特别的充满的新意。所以,归纳起来,好课的两个标准就是真与新。相反,如果一节课,听起来行云流水,学生对答如流,每句话说到教师的心眼里,则给人一种伪探究的感觉,这样的课感觉起来挺不错,但又有说不出的违和感。我想,之所以这种行云流水课,让听课的人有一种心理上的矛盾感觉,就是课存在失真或者没有新意的缘故。
真,就是真实,就是展现学生真是的、原生态思维,教师在学生外露的原生态思维中,施展教学的艺术,恰当启发,相机引领,逐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新知构建。当然,有的老师会觉得,教师的教学设计百分之百符合学生的认知,课显得很滑溜,原因在于教师把握住了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不能因为课滑溜就武断的认为课不真实,是虚假的表演课。对此,我的见解是这样的。如果教师的每个问题,学生都对答如流,都能轻松应对,这是否说明这是一节不用教学的课。没有错误是最大的错误。既然学生已经掌握,已经能够娴熟的运用本打算教学的问题解决相关预设问题,说明教学目标已经达成,对此教学的意义还存在吗?
例如在《年月日》一课中,同课异构的三节课,如果从本质特征上,三节课是近乎雷同的。三节课无一例外的是采用学生根据日历卡,完成自主学习单,观察自主学习单,发现规律,导入教学的。纵观近十年来的《年月日》,导入多是如此。但是,我在听课的时候,始终有个疑惑萦绕脑际。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单中,无论是表格的设计,还是相关探究问题,基本上具有明确、清晰的导向性,而学生所谓的自主探究,不外乎是抄录日历,然后很明显的看出教学所需要的答案。如此一个过程,如此一个教学目的,其思维含量有多少呢?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抄录数据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对照数据,按照教师的指示去看相应数据,也不是困难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环节所试图达到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是有待商榷的。
新,就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新反映出教师对于教学的独到见解,从侧面可以验证这是一节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课,是一节原创课。之所以,形形色色的研讨会备受质疑,其根源就在于失去研讨本身所蕴含的传递新理念的价值与初衷。许许多多的研讨课、示范课,不过是因为一种信息差而造成一时的新颖。其实,如果一节课,充满新意,具有一定的原创性,绝对是令人期待的事情。牛顿说:“我之所以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但牛顿绝不是说要做一个只能修修补补的创造者。而是在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一种带有本质性理念的新的创造。王永胜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欢迎,根据就在此。因为王老师拥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拥有了自己对于数学、对于某一节课属于自我的认知。在粘贴复制大行于世的今天,王老师充满诱人的魅力。
例如,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中,王老师最打破常规的地方,在于认可学生能够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事实。认可这个事实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辩证思维的。许多教师,之所以无法在课既有策略窠臼中难以自拔,就是他们始终潜意识中认为,课应该是自主探究的,应该借学生之口将教材的结论说出。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自然而然的导出数学中规定的知识而绞尽脑汁。王老师则反其道而行之,认可,然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很巧妙的跳出了所谓自主探究所造成的一种认知误区。
再者,王伟老师《找次品》后半部分对于规律背后的秘密的讲解,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让人耳目一新,又钦佩不已的。因为,王老师将数形结合思想中数与形之间的辩证运用迁移到一个未曾运用的知识中,自然而又出彩。王老师所欲渗透的极限思想,看着有是何曾相识,那不就是六年级的《数与形》吗?由此,将知识融会贯通,迁移变通,是否可以称之为新意创造的思维源泉呢?
吕老师说,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诚然如是。每个人观课的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如果我们从中所看到的不仅是惊叹鲜艳的一面,还有值得商榷的一面,我想,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件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