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封家书,承载的是一段段岁月的温暖与厚重。当傅聪1954年赴波兰留学后,傅雷将自己对儿子生活的细致指引、做人的谆谆教诲、艺术的指点交流以及山高水阔的绵长思念,都融进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中。捧读此书,犹如捧着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书信里不仅满含着至爱亲情,还蕴蓄着人生智慧、赤子情怀和民族大爱,给傅聪及所有读者以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和境界的提升。但在“慈”的背后,还折射出傅雷对儿子的“严”,所以本节课重点研讨了傅雷的“严”与“慈”,具体表现为:
为了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我仔细翻阅了《傅雷家书》,从书中感受到了傅雷的“严”与“慈”,在相关的片段做标记,并在设置教学重点时,挑出此点展开,通过让学生从书中找到相关的“严”与“慈”,进一步感受傅雷的人物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分为四个方面展开:赞美中的“小心谨慎”;严格要求下的殷殷期望;耐心纠错;以身作则,且行且自省;在进行前两个方面时,先出示与之相关的片段,师生一起赏析出示的片段中傅雷的严与慈都体现在那些方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傅雷的人物形象。接着让学生跳读文章,以此为例找出文中表现其此方面的其他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感受傅雷的人物形象。在后两个方面,学生已经知道该如何赏析傅雷的人物形象,先让学生找,教师后补充、总结。
成功之处:
本节课教学过程比较流畅,能够恰当地引导学生,课堂氛围融洽,本课着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背后,也表现了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在教学过程中,碰到与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话题时,能够正确地及时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真正地做到与生活的完美连接,实现“大语文”的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重点时,抓住“傅雷的严与慈”一个“点”展开,真正地实现名著阅读推进课的进行,并不是一部作品整体感知,好似处处都是重点,处处都是精华,但实则列举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落实到位。
不足之处;
选取的切入点“傅雷的严与慈”很好,但是又把“傅雷的严与慈”完全割裂开来,明确到句,哪里是慈,哪里是严,在真正地再次深入细读文本之后发现,傅雷对儿子的严与慈是分割不开的,是严中有慈、慈中有严、严慈相济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的,所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还需要斟酌,与此同时显现的问题就是,虽然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板块,好似独立存在,但实际是杂糅在一起,没有清晰的界限,无法单独列举,感受不到课堂的递进深入,甚至说在每一个板块中,最后得出的小结是重复的,所以,费尽心思设计的小点其实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或者在最后的小结中,可以补充道:傅雷对儿子的爱,是严中有慈,慈中有严,严慈相济尽是爱,或许思路会更清晰些。
改进的方向:
体会傅雷的“严”与“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严”?傅雷的“严”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可以从学习、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方面来感受傅雷的“严格”,但“严格中透露着慈”,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严中有慈尽是爱”,进一步升华到浓浓的父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