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喜欢李白更多一些,喜欢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也赞赏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命不凡。当然也喜欢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欣赏“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里的色彩绚烂。但是对杜甫缺乏系统的了解,如今读了叶嘉莹老师的《叶嘉莹说杜甫诗》这本书,对杜甫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上高中有段时间比较喜欢读宋词,当时喜欢哀婉清丽的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比黄花瘦、画屏金鹧鸪等等这些清词佳句。清词佳句,容易带给人直观的美感,我们现代人太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而杜甫的诗通常不漂亮,写的又是沉重的现实题材,再加上今天的我们距离杜甫的时代比较遥远。我们衣食无忧、沉迷社交网络,忙于赚钱养房。杜甫的忧愁和喜悦不是我们有感触的。而叶嘉莹老师就像一座桥,连接了古代的杜甫和现在的我们,她用她古典的修养解读了杜甫,用她的战乱中的人生经历接近了杜甫,用她的赤子之心理解了杜甫。
说杜甫,就免不了要将他与李白相对比。李白飞扬,杜甫沉着。李白是飞到天上的一朵云,杜甫是稳稳当当站在地面上的一座山。李白是一个规范之外的天才,他是飞扬的,向上的,他的诗里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劲气,是盛唐气象的极致辉煌,也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壮年,如日中天的光芒万丈;而杜甫是一个规范之内的天才,他是厚重的,博大的,他的诗里有一种真实沉重的力量,是整个盛唐气象盛极必衰的挽歌,也是面对历史规律颓势难回的无限悲凉。杜甫早年裘马轻狂,中年仕途碰壁,晚年漂泊无际。狭义的评价,可能他的一生都是失败的。那为什么他的诗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并被人所喜爱呢?
杜甫的诗不是从自己出发,抒一己之怀,而是深入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美好,鞭挞丑恶,不避丑拙,他的诗不唯美,但求真,是用血与泪熔铸而成的诗篇。 杜甫的伟大是因为他以集大成的胸襟生在一个可以集大成的时代,他以一种像别人对待爱情那样深挚的感情来爱他的国家和民族,把对于国家民族的感情、家人妻子的感情同样深厚沉重地表现出来,这是杜甫之所以为“诗圣”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观杜甫的一生,会发现,他所成为的杜甫,偏偏不是他想成为的样子。他的一生不断地与贫穷,饥饿,疾病相周旋,尘世于他充满了亏缺。然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杜甫却是完整的,不单单是“忧国忧民,爱国主义”那样高度简化,贴满标签的一面。他用对苦难的书写抗拒着对人的简化,守护着自我的丰富性。
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刚一进家门,听到的不是欢迎他的欢声笑语,而是举家嚎啕痛哭的声音,他的小儿子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作为父亲他是多么的惭愧,有了小孩子却不能把他抚养成人,居然没有饭给他吃,致使他这么小就饥寒而死了。这该是多么大的悲痛与惭愧啊。一般人写到这里,自己的家庭遭遇了那样大的不幸,他应该完全被自己的悲哀压倒了,就再也没有心思去顾念别人了。但杜甫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此。
杜甫说: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别人写自己的悲哀就是写自己的悲哀,可是杜甫总是从他的悲哀推广联想到别人的悲哀。他说自己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属于士的阶层,总归是个小官,不必像乡间农民那样交租税,也不用去当兵。但以他这样既免租税又免征伐的人,亲身经历了饥荒尚且这么心酸,何况那些平民呢?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写实诗人,他从自己的不幸想到了全国比他更穷苦的更多人的不幸。他的诗里不仅仅只有自己,更多的是国家和人民。所以我也进一步理解了他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民俗淳”。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确实就是为解救大众受苦而降生的。像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虽然他没能为当时的朝政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但他的诗流传下来了,和他的精神共同影响了无数人。而在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再读杜诗,才能体会得更深入,体会到他的宽仁厚爱,他对国家那股一往情深的深厚感情。
走进杜甫,走进诗圣,或仅仅作为普通人的他致以生命的敬意。不为他的斐然文采,只因他能在黑暗如此的底色中涂抹出如此丰富的色彩,能在贫瘠如此的土壤中生长出如此绚烂的花朵,那份不屈不挠,开掘生命的力量令人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