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终于参加了中午的读书会。最近学习的能量上来一些,想让自己多多练习说的本领。当说出的那一刹那,都是头脑潜意识的东西,潜意识的东西往往都是自带人生痕迹的,是当时最真实的东西但并不是最恰当的,或者说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常常要做的是遇事憋三秒,让潜意识和意识进行短暂的碰触,也许会有更绝妙的火花出来。
今天需要去觉察的就是“逼”和“愿心”。在自己没有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适当逼自己一下,也许是当下能做的最好;如果长远去看,为了能够坚持更久,并且期间没有否定、自责,那是不是有一个愿心会更好。静下心来再想,也许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逼着做的、还是为了那个愿心去做,只要自己心理是舒服的、没有纠结、没有矛盾的就好啦。随心所欲的感觉难道不香吗?
2.虽然学校不让带手机,老师也三令五申,可儿子还是我行我素。告知孩子,如果手机被收了,那只能等学期末了,这个结果你是要知道的,剩下的就由孩子自己做决定了,结果也是需要他自我负责的。
今天中午突然收到孩子连续发的好几条信息,“家里我记得有一本初中英语语法、黑色的、在我床旁边那个书架上,帮我找找,顺便找一个活页本”。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开心,孩子这是要觉醒了,前两天我还因为英语学习的事多嘴自我反省呢。
第二个反应是孩子只是有这个想法,从想到做还有好大一个距离啊,这个时候更需要稳,看孩子动了,期待又冒出来了、又想给孩子出主意了:这本语法书不是最好的,这本更好;你自己知道怎么学吗,给你请个家教吧?我们不需要多少分,达到目的就好啦(想的初二地生不过,不能上公办高中了,不能出很多力);如果你怎么怎么样,那样英语成绩才能更快的提高?……噼里啪啦又管不住嘴了。
第三个反应,庆幸这个事不是当面跟我说,不然我不会有这么长思考的时间,让我先预演一下自己的脑回路,即使止损。我又想走在孩子前面,又想替他去做,孩子刚刚探出的触角让我给吓回去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才让孩子有了这个想法,至少有了想法,并且孩子知道语法书在哪儿(可以试想他每次看到那本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如果可以聊,就问问他是什么让他有了这个想法、书和本子会带给他什么、接下来他想做什么、以前成绩好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如果没的聊,那就守住边界,只做孩子让我做的,静观其变。
第四个反应:从暑假开始,孩子就有了各种想学习的想法,虽然每次都不了了之、都失败了,虽然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学习了,但至少他又有想法了,这次的想法不光有想法,还有具体的道具(书和本子),孩子的成长也是螺旋式的,每一次的想法起点都不同。尝试过、失败过没关系,再尝试再失败,比以前更进步的失败。我这次一定要做好陪伴,在背后做好支持,管住嘴、管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