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会面,无话不谈的聊了整整一路,五点开始说再见,最后说,“我再送你一站”结果一起就走到了终点站,两人一起吃了个甜筒,在一大波一大波的人群中,开心的吃完,聊完,含情脉脉的看着彼此进地铁站分别!这段假如不加主角,大概都会以为是刚谈恋爱的情侣吧!而实际上就是两个孩子的妈,总共就见过两次,这就是第二次,但却像认识很久一样!彼此陌生又熟悉,我们的所有经历会把我们指引到相似的人群
下午三四个小时的陪伴,收获满满,和一个懂植物的达人朋友走在大自然里,我看到的山不只是山,水不只是水,树不再只是树,草不再只是草
原来水中的那一滩滩外形像荷叶,却比荷叶小很多,中间还开着黄色花朵的植物,就是出自诗经里的“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荇菜
蹲下看那一片片的绿油油的草地,“草在结它的籽”瞬间涌上心头,这是从未有过的神奇感受
经常会在公路边上见的一种形状像桃叶,绿色的叶子上还有斑斑点点的黄色点缀,充满艺术气息的植物学家把这种植物称为“洒金桃叶珊瑚”因喜阴,好养活,树叶摸上去感觉像塑料膜,所以一般用来做抗污染,防火植被。以前看到那些黄色的斑点总以为是脏东西,内向本能的排斥,而今从另外一面,确切地说是由内而外的认识它,不由地敬仰三分。
看似普通的一株植物,因为小时候的记忆,以为是一种地方口音叫“麻叶”的植物,但一问,一看,一查,一对比,竟然是野芝麻,太意外和惊喜了,开始只注意到几株,然后继续往前走,映入眼帘的都是野芝麻!中了野芝麻的毒。
好好的绿株枝叶上,长着一个个的瘤,不注意看还以为这就是植物本该有的样子,但再细细的看,有些树叶出现虫眼,而越是最嫩的前端枝叶,瘤疤越多,看得真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很心疼这植被,其实它们都生病了,这一个个留疤都是虫子在树叶上寄生被挤兑出来的,这一个个的瘤里面都有一只虫子!这种虫子还有专门的名字,叫“胭脂虫”。这是因为被虫眼侵染的部分,古人取来做染料,其颜色就是我们常听说的胭脂红,而这让人心疼的绿植叫做“蚊母树”。古人是有多热爱生活,也是多有智慧,自然里的原本该丢弃之物,竟然变废为宝!这里忽然想起那句“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物”慧眼识金也是多么可贵的品质!
继续往前走,看到几株银杏树。它们长势是有区别的!原来是银杏树也有公母之分,母的银杏枝叶和主树干呈垂直方向生长,公的银杏枝叶和主干呈锐角倾斜角度向上生长。以后看到银杏树多了一个识别乐趣了。
植物这门大博学,是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