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走路,一是日子过得不着急,二是为了活动身体,三是常常需要去的地方离家都不太远。
每天,我在那几条人行道上来来回回地走着。一次又一次,遇见相同的、不同的人和事,体验着这样的、那样的感觉。
一、 早七点半的人行道
早上七点半,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一条人多,另一条人少。就像出入申城的高速,每到假期的最后一天,进城的那条密密麻麻,出城的那条恰恰相反。
人多的那条道,大多走着一大一小,或者,一老一少。大人、老人背着书包,提着餐袋。孩子们,有些一边疾步跟着大人,一边啃着手上的食物;有些,与大人牵着手,一起慢慢地走着、聊着;也有些是孩子和孩子一块儿,蹦蹦跳跳,大人们跟在孩子们的后面,边走边聊。
也有例外。我看到过不到十岁的孩子自己一个人上学,手上拎着餐包,背上背着沉重的书包,脖子上挂着班主任签发的自主出入校园的牌子。还看到过一个并不大的姐姐带着弟弟妹妹一起上学,弟弟幼儿园,妹妹二年级,她自己四年级,有时,淘气的弟弟嗖地就跑没影了,两个姐姐还在等红绿灯,他却已经串到马路对面去了。
每当看到独自上学的小年龄段的孩子,我会带着他们一块儿走,主动跟他们聊天,接触之后,发现他们的家庭有个共同的特点:爸爸还在睡觉,妈妈在家照顾小弟弟。包括那个姐姐带弟弟妹妹上学的,姐姐说,爸爸做生意忙,每天很晚很晚才回来,早上起不来,妈妈要照顾一岁的小弟弟,每天都是他们自己出门买早餐、上学。
二、取舍
我通常选择走那条人少的道,多过两个红绿灯而已,为了给自己一个足够舒适的空间行走。
当然,不仅仅我愿意走人少的路,也有和我一样想法的人。今天,即将路过一个小区的时候,从斑马线上大步走过来一个人,然后,他跟我同一根道了,且走在我前面大约三四米的位置,这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更糟糕的是,他一边走一边抽烟,那“烟”顺着空气肆无忌惮地往后飘。
我忍无可忍,决定“超”。虽然在马路上奔跑很不雅观,尤其是我这样的大妈,跑起来更不好看。但是为了马上、完全避开那“烟”,以及摆脱被人压住“阵脚”的不舒适感,我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超人”:屏住呼吸,跑步前进,从左边超了他十来米才停下。前面,没有人,没有烟,瞬间舒服了。
三、狗屎运
我们社区,有钱的闲人比较多,大多是“拆迁(户)富”。有钱有闲,很多人养起了宠物。周边,光宠物店就有三个,这直接造成了人行道上时常有宠物的排泄物。他们一大早出来遛狗,任由自己的宠物随地大小便,给早上陆续出门的行人“送上”毫无道德心、爱心的“狗屎运”。
不光如此,还有更夸张的。有一天傍晚,我外出散步,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脚下涌来越来越多的“毛绒绒”。我四处看了看,看到前面有个庞然大物立在人行道上,走近了才看明白,两个男人正蹲在道上给一只“超级大狗”理毛,理下的狗毛四处飘飞。看清楚的瞬间,我屏住呼吸,疾步走了,走出很远才敢正常呼吸。我有点后悔当时没有打电话举报,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教训和惩罚,包括不收拾自己宠物粪便的人。
四、妈妈去哪了
每天接送孩子,会碰着很多人,熟悉的陌生人。我知道他们家几个孩子,孩子上几年级,每天谁接送,虽然我从来没有跟他们有过任何交谈。这条路上,接送孩子的大多是家里的老人或者妈妈,爸爸很少很少。有一位父亲显得比较特别,几乎每天步行接送儿子上下学。
通常,即便有时间,做父亲的也不会天天接送孩子,为了“面子”,一个大男人天天接送孩子,是吃软饭还是失业?他们怕被别人看扁,他们的尊严很大一部分是从别人的目光和看法中获得。我有个熟悉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他的妻子如是说。当我看到这位父亲天天坚持步行接送孩子,我并不怀疑他的事业,而是对这个家庭有了一些好奇,妈妈去哪了呢?这个好奇保持了好几年。去年的一天,我送小姑娘上学的路上,突然看见这位父亲与一个女子手拉着手往回走,那个女子的容貌与他的儿子极其相像。瞬间,我的心里升腾起了一股暖流,幸福是他们的,我却觉得很温暖。从那以后,我见过几次妈妈单独接儿子,妈妈与儿子手牵着手,但是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爸爸在接送,那个男孩比我的小姑娘高一个年级。
世界是那么的大,世界又是这么的小。哪怕是一条普普通通的人行道,也可以显现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