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刀立马,歌在飞
从海拉尔回来十来天时,这边春暖花开,那里冻着的呼和诺尔湖冰应该化得更多了些。
春节过后去的海拉尔,彼时还零下二十多度。下了飞机,就把好穿的衣服都穿上。没有准备帽子和厚靴,晚上时就感觉特别的冷。
坐上出租车,人感觉暖和多了。意外地,看到几个大烟筒,它们正排着黑又长的烟。天气冷,刚出来的黑烟再往上去就又冻住了。出租车师傅告诉我们,这是前任官员引进的化工厂,本来计划还要二期工程的,还好叫停了。那师傅说完,摇了摇头。
终于,到了陈巴尔虎旗。地上的雪如细沙粒般细而碎,踩上去沙沙作响。手机拿出来没多长时间就自动关机,只好紧贴着胸口放着。
第二天,要准备一些必备的用品。这才发现,陈巴尔虎旗的街道并不大,主要街道是巴尔虎大街。大街,先从民族博物馆到巴尔虎广场,再前是图书馆和老年大学,到底就是巴彦市场和老公共汽车站,有五个红绿灯路口。其间,有民族小学,建筑很有特色。
天气太冷,白天出来的人不多。房间里很是暖和。
我们买的大靴子和毛帽子,立即穿戴上,暖和了。我买的帽子像座山雕的帽子,那帽子把耳朵遮得严严实实,零下三四十度都不怕了。我们包得太多了。后来,当地人告诉我们,我们这样的穿着,他们都不必的。如果真的很冷,他们可以穿着羔羊皮做的大衣。那衣服要七八张羔羊皮,羔羊一般都是那还未曾吃过草的冻死的羔羊。有几天晚上,我们这样的穿着在外面待上几个小时,竟还是不行的,那寒冷还是渗入骨子里。塑料橡胶都冻得硬梆梆的,戴着手套干活总是不方便的,脱下手套不一会儿手又冻僵了。
那里,天天喝着当地的那咸咸的奶茶,吃着那丰盛的牛羊肉。这里的每一份菜份量都很足,我们点菜时,服务员还好心提醒,这些菜够了,再点吃不完浪费了。酒店吃饭还经常听着酒客们唱着那欢快的歌儿。我开玩笑说,这不是现场音乐会吗?听得出来,那些歌声发自内心的欢快。哪怕是怀旧的情歌,都透着幸福快乐。老乡们告诉我们,他们吃饭一般都会喝酒,无论男女,都有两三斤白酒的酒量。啤酒,则是他们喝完酒后的饮料。他们吃喝高兴了,会引吭高歌。再兴高采烈的,会翩翩起舞。有个老乡说,到了外面的城市,牛羊肉又贵,份量还少得可怜。自己吃饭高兴唱个歌,旁边的还打110,警察一看是内蒙兄弟,劝说几句也没怎么着,唱歌是不大允许的。吃饭这么一折腾,吃饭都没劲儿了。载歌载舞,“蒙古男人都是玉树临风柔情似水”
我们每天跑车,经常看到马群。虽然那马群也是有主人的,却和野马相差无几。根本没有人放牧,马群都很自由,它们只在需要的时候才圈养起来。那马都很有精气神的,我看着都心动着想去骑着一匹驰骋草原。这马群到处跑着,很容易就跑上公路,特别是晚上。河流都冻着了,车辆都可以在上面跑。
看着这马群,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凡的世界》的军马场。金波和那藏族姑娘,“我们立在军马场外面的草地上,相对而视。我不由地哭了。她用厚墩墩的手掌为我揩着脸上的泪水,激动地说着什么。但是,她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什么她也听不懂,互相急得用手乱比划。但我们都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在这草原上,还有着《静静的伊敏河》这样的故事。上海的三千孤儿,在这里茁壮成长。
和蒙古兄弟聊天,他们最爱谈的还是成吉思汗,还有他的箴言。“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马肥时能疾驰,肥瘦适中或瘦时也能疾驰,才能称得上良马。只能在这三种状态之一疾驰的马,不能称得上良马。”他们,热爱着英雄。
我曾经和他们聊,可曾看过《射雕英雄传》?他们说,那玩意儿,太虚幻,不看的。83版《射雕》的主题歌,他们倒是耳熟。他们人人都会骑马,但骑的最好的都是小孩子们。
草原地势比较平坦,稍微高一些的长坡,他们就称作山。在这草原上,一望无际,人就觉得自己渺小起来。可他们不觉得自己渺小,开朗率真,喜欢拉着马尾琴,喜欢在马背上歌唱蒙古长调,喜欢在青青的草原上跳舞。彼时,天晴,阳光直射,金色的温暖。
虽然没有欣赏过草原的最美,虽然也没有看到草原的那达慕……
但这一切,很美,走马。
PS: 回来后一直想写呼伦贝尔草原,一直没有写,过了很久,那感觉似乎还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