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4

今日启发:

Elton:

《弹性》(Ⅵ)

【美】列纳德·蒙洛迪诺

(从物理学家到编剧)

放纵疯狂

放松对思维的禁锢,任由不靠谱的奇思妙想产生。

在我们印象里,在艺术家和科学家中,奇人的比例似乎比其他领域要高得多。

“奇人”们

诗人兼画家威廉·布莱克,他相信许多作品的灵感是神灵直接传达给他的;

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也就是“网格穹顶”的创造者,在好几年的时间里只吃李子,果冻,牛排和茶,每隔十五分钟就要写一篇日记——这个习惯从1920坚持到1983年。

歌手兼作曲家大卫·鲍伊在20世纪70年代最高产的时间里,一直坚持食用牛奶,红辣椒和绿辣椒。

古怪行为和弹性思维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

20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研究了一些精神分裂患者的孩子,他们发现这些孩子里有一半同时表现出异常的天赋和古怪行为。

约翰·纳什

纳什既是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天才,也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纳什饱受精神分裂症的痛苦,他无法工作,无法正常生活,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他相信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召唤他来拯救我们的世界。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正是精神分裂的倾向,让纳什的认知过滤系统变得很宽松,他才会产生各种极富想象力的点子,甚至让我们觉得有些疯狂的想法。

神秘启示与认知过滤系统

纳什康复之后,一位好奇的数学家朋友问他当时怎么居然相信那种“疯狂”的想法。

纳什回答说:“对我来说,对超自然生物想法的产生方式和数学思想一样,所以我很认真对待。”

因为他自己意识到了,“疯狂和灵感同源”。

今天的科学家验证了纳什的感受,他们发现,弹性思维和疯狂的想法都是因为大脑的认知过滤系统减弱才产生的。

极端案例带来的启示

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像纳什那样行为古怪、拥有各种奇思妙想的人,他们大脑中侧前额叶皮层和其他过滤性组织的活动都比较衰弱,所以拥有更好的弹性思维。所以,不要过早否定自己的奇思妙想,觉得它们不靠谱、很疯狂,真正的创意,往往就诞生在这些“疯狂”的想法中。

统筹兼顾

当然,疯狂并不等于创建。不管是音乐家,科学家还是其他领域的原创思想家,都需要一些分析性思维把弹性思维产生的思想转化为真正的创造。

物理学家牛顿试图通过对《圣经》进行数学分析来寻找关于世界末日的提示编码。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富有弹性思维的思想家,但是,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中,他们都采用使用分析性思维来控制自己,而不是放纵它。

思维自律

天才并不等于疯子。心理学家认为,有分裂性人格的人和患有实际精神分裂症的人不一样,他们的认知过滤系统都很宽松,某种意义上说都有很好的弹性思维,关键的差异就在于分析性思维。

真正的天才能够更好地掌控那些,不知道从哪里跑来的奇怪想法。

逻辑学家与疯狂诗人

我们的脑子里住着两位不一样的思想家。

一个是严谨的逻辑学家,一个是疯狂的诗人,它们俩可以让我们在“自发产生原创思想”和“用理性去审视它们”的思维方式之间自由切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