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光,因为年少无知,蹉跎了岁月,荒废了学业,但是,那真是一段让人回忆时嘴角上扬的美好时光。
01
时光的长河已经流淌了30年,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想起来仍倍感亲切,那一幕幕往事,仍让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中考意外落榜了。
小升初的时候我可是全区第一名,初中时每次考试也在年级上名列前茅,居然在中考时翻船了,这让我自尊心很受伤,坚决不肯重读初三。
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让我去本地一个工厂的子弟学校读高中。
我高中的同学无一例外的都是在中考中名落孙山的,他们大部分是这个工厂的子弟,剩下小部分是农村子弟,但是都是家庭比较富裕的,因此大家都交得起高昂的读书费用。
在这个班,真正来读书的是少数,大部分学生都是来混日子的,尤其本厂子弟,就是来等着岁数大了当家长的接班人。
02
青春期的特点之一就是烦恼忘得快。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刚开始因为中考的失意,士气低沉,但是,毕竟都富有青春的活力。过不了多久,班级里就充满了欢声笑语。
厂里的工人上班是三班倒,晚上10—11点上班之前要吃加班饭。我们经常等到老师巡视过了,就明目张胆地聊天,聊饿了,就偷偷地溜出去,跟工人一起吃饭。
有一次,大家以为老师走了,就开启了聊天模式。陈同学说:“哎呀,周某某一上课我就打瞌睡,但是现在我精神好得很,实在是睡不着。要是周某某来给我上一下课就好了!”
岂料周老师这晚正好杀回马枪,蹑手蹑脚地刚刚走到我们宿舍门前,恰好接收到了这个信息,立刻大声回应:“陈某某,你出来,我马上给你上课!”
大家本来很放松地在开玩笑,乍一听班主任威严的语气,吓得噤若寒蝉。陈某某机智地打起了呼噜,意图让老师权当刚才她在说梦话吧。
也许是因为冬夜天寒吧,老师居然放过了我们。
03
在情窦初开的年龄,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来自于年轻老师的幸福婚姻生活。
我们的老师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一种是在各个学校去聘请的退休老师。因为学生少,二楼做教室和办公室,三楼做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
教物理的何老师是高富帅的年轻大学生,平时非常温文尔雅。师母是丝绸厂的美女,生了孩子后,也搬到学校来了。两人郎才女貌,旗鼓相当,宛若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刚开始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是,牙齿和舌头那么亲密,还是免不了发生摩擦。
有一天,师母大叫着从房里窜了出来,在我们宿舍门前飞奔而去。大家正诧异,只见何老师手里提着鞋子,光着脚丫,紧追其后。
什么情况?同学们亢奋地呼啦啦一下子涌到门口,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争着一睹为快。
只见师母花容失色地往楼下冲,嘴里还哇啦哇啦地呼救。何老师面目狰狞地在后面追,气急败坏地喊她站住。刚开始同学们看这两人楼上楼下的绕圈子,好像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画风和往日的郎情妾意完全不同,实在是有趣得紧。
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有点不对,怎么两人好像动真格的了,有点要打起来的节奏。于是,有脑筋动得快的女生,在师母再次奔到我们门口时,敏捷地把师母拉了进去,迅速关上门。反应快一点的几个男生马上心领神会,把何老师拉到一边去冷静情绪。
师母在女生宿舍哭得梨花带雨,女生们知道原委后却不免感到啼笑皆非。
原来,夫妻俩平时开玩笑开惯了。这天吃完饭何老师正睡午觉,师母收拾完锅碗瓢盆,觉得很无聊,转身看他张着嘴睡得很可爱,就想捉弄一下他。低头发现了何老师脱下的袜子,就顺手塞他嘴里了。
何老师睡意正浓,冷不丁被打扰了,心里很不高兴,再一看,老婆居然把袜子塞自己嘴里了,简直是火上浇油,怒火就熊熊的烧了起来。翻身而起,抡起巴掌就要甩过去。师母看架势不对,吓得落荒而逃。
后来,有同学去请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来调解,夫妻俩总算云开雾散。但是,这个小插曲把师母吓坏了,她没想到文质彬彬的何老师发起火来这么吓人。从此,她不再莽撞了。两人的生活愈加和谐。
04
俗话说:“跟好人学好人,跟端公学跳神。”同伴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大部分人的前途都很明了,迟早要接替家长在厂里当工人,而且那个年代工人的待遇非常好,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学习了。
英语老师当时将近70岁了,举止非常有涵养。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或者睡觉,或者看小说,恨铁不成钢的惋惜、悲伤、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只得尽量回避他满怀期待的眼神。因为当年的初中老师水平有限,大家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尽管因为不好意思面对老师的失望,大家也垂死挣扎了一番,但是高中课程那么难,实在是听得云里雾里,无奈只好放弃。
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也是一个退休老头,因为教学水平稍微差了点,上课比较枯燥,学生更没有兴趣听课。比如他讲《荷花淀》里描写水生的细节:“你们想一下这个画面:水生戴着一顶草帽,裤脚挽上来,只有那么潇洒了!”潇洒在哪里?原谅我们没有鉴赏能力!
化学老师就是一个大孩子,平时跟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怎么上课的就忘了,只记得他被学生气得双眼发红,感觉马上就要哭出来了。
历史老师是常年一袭长衫的老学究,感觉像讲百家讲坛的教授。也许他的学识真的很渊博,可惜在这里是对牛弹琴。
地理老师表面上是个娇滴滴的小姐,但是内心很奔放,心情好的时候眉飞色舞地跟我们交流她逃学的经历;心情不好的时候,翻脸比翻书还快,笑脸秒变怒颜,泼妇一般破口大骂,一丝情面也不留。
……
多年以后,想起这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老师,我们心里留下的满是歉疚。老师们都是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但是我们“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同学见面,大家说的都是“父母和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好的机会,可惜我们没有珍惜!”没有一个同学说:“如果当年老师把我们管严格一点的话,我们会怎么怎么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时光一去不复回,青春年少的那些事历历在目,宛如昨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