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个人的事儿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感到失望、无奈甚至愤恨,一定是因为伴侣没有满足他的需求。比如持久的欣赏、特别的呵护、高度的顺从......如果我们特别需要某样东西,一般是因为我们自己缺失。当一个人自我成长遇到问题,比如童年在家庭里没有获得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自然就会在亲密关系里体现出来。最痛苦的亲密关系,是你进入了一个跟自己绕圈子的过程:用努力的挫败去一个个摧毁自己建立起来的希望,摧毁后又只得重建更多的希望来安慰自己。就像书中的案例,如果在原生家庭一直被忽视,在亲密关系中就特别希望被重视,希望伴侣能够倾听自己;如果原生家庭过于严厉,体会不到爱,那么就会期待伴侣特别的照顾自己,甚至刻意的做出一些举动让对方关注自己,这个是潜意识的,自己并不知道。
童年的伤害,在童年的时候无从应对,那个孩子也许会选择反抗,也许是做出夸张的反应、也许是无动于衷、或者逃避、忘记,这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被称为儿童的四个错误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权利斗争、报复和自暴自弃。儿时的那个伤害被打压进你的潜意识,在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中无意识的,你仍然会像孩子一样做出这四种偏差的行为。我们执着于对伴侣的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就会失败。你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所以感到失望,无奈甚至愤恨。
每一个在亲密关系里活得压抑的人最应该明白的是:只有你逐渐从过去的自己里破茧而出,才有机会真实地理解婚姻,不要把所有成长的不满都投射到婚姻里。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会为自己而活,那么在进入婚姻时就会为了婚姻而活。从而让你总有失败的感觉,你把伴侣当作满足你个人需求的工具,你很快就会觉得要不是自己选错了人,要不就是不爱了。
所以,只有学会了在一段关系里做真实、独立的自我,才不会总是把不同的关系都变成伤害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小时候,我们总以为齐天大圣是真的,长大后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齐天大圣是人扮演的,这就是幻灭。亲密关系中的幻灭,往往给人负面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愤怒、绝望、背叛,事实上,“幻灭”是不再被错觉所迷惑,让我们能从“向外寻求快乐”的想法中跳脱出来,让自己的内心本自富足。那些最终走散的人,不过是输给了自己,却把责任推给了婚姻。
《亲密关系》这本书告诉我们,曾经以为只有双方努力,才能挽救一段关系,却不知单边改善也能让我们抵达灵魂关系的彼岸。原以为亲密关系中的争执不过是源于性格不合或不爱,却不知其隐藏着童年的需求。枝裕和的电影《幻之光》里的一句台词:“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事业,同样适用于婚姻。
明白了“婚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的事儿后,我想再来说“纯粹的去爱”。
我们都是平凡人,对方遇到的假如不是你,也许会有很多你的替代品,的确没什么“非你不可”。但是真的相爱之后,你们无数个故事纠缠在一起,你就真的成了唯一刻进他生命里的人,要相信再没有人能取代你。没有人能永远活在火辣、热情、浪漫之中,需要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学习面对自己和对方最好以及最糟的一面,学习接纳和放手。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所有事情正慢慢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你不努力去爱,离婚比结婚简单多了,不用摆酒席,不用请婚庆,不用拍婚纱照,拥有一个人要耗尽一辈子的力气,失去一个人只要撒手就行。张小娴说: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不想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唯有假装原谅他。装着装着也许真的就能够原谅了。喜欢 是 渴 望 将 好 的 一 起 分 享,爱 是 愿 意 把 坏 的 共 同 承 担;喜欢里没有眼泪,而爱有。就像周国平所说的:好的婚姻是人间,坏的婚姻是地狱。别想在婚姻中寻找天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在长达40年对婚姻关系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婚姻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这其中69%的分歧会永远存在,换句话说:婚姻其实是一种带着问题生活的能力。
一对结婚10年的夫妻,丈夫觉得婚姻越来越没激情,想离婚。妻子答应30天后签字,但在这30天里,她要求丈夫每天上班前拥抱一下、睡前说“晚安”、出门时亲吻一下、去超市牵手。结果30天后他们没有离婚。一对婚龄超过70岁的美国夫妻也告诉我们,想让婚姻长久,一定要努力去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这可能在很多人看起来像是在演戏,但这种仪式会每天提醒你:这是你的爱人,会陪你走过一辈子。在某个瞬间,小小的一个在别人看来可能没有任何价值的举动,会打开亲密关系阴暗面的小缺口。所以,不要因为恐惧就逃避,因为失望就后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从此刻起,选一件小事情跟你的伴侣坚持去做,任何事情只要加上“天天”俩字就老厉害了,就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