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祝兆良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提起他的师父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丽如先生是京派评书的代表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时,连先生收了四大弟子,两个义子,两个义子的名声大些,王玥波、李菁。虽然祝老师的名气没有他们那么大,但是艺术上来讲,绝不亚于其他几个师兄弟。
最初跟祝老师认识,是一次社区表演,社区物业公司邀请了我学山东快书的老师,还有两个评书演员,其中一位就是祝老师,他那锃亮的光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知道他在新街口附近有一个公益评书的场子,每周六晚上说一场评书,我就常去听,帮他布置一下舞台,收拾一下桌子什么的。有时候还会票上一段,在他的场子演过相声、双簧、山东快书,虽然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水平,却是热心出力。全部是公益演出,我们坚持分文不取,给社区的居民演出。后来,又在旧鼓楼大街社区居委会公益演出,离后海很近,观众都是流动的,也有图个好奇进来看看的,也有坐一个下午认认真真听书的,但是无论人数多少,都同样对待,认真演出。
我10年举办婚礼,有几次不能到现场帮忙了,就提前告诉他,他二话没说,掏出200元钱给我,“来,兄弟,算作贺礼。”后来想想,连顿饭也没有请过他。
还记得有一次单位发了月饼,我专门送给祝老师吃,在和平西桥附近他的家中,一室一厅的小屋子里,我们聊评书的节奏感,聊人物的塑造,聊很多艺术上的事情,他对我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后来我搜集了很多评书的赞和赋给他,包括全本十三册的雍正剑侠图,当然都是电子版,他看到后特别高兴,认真钻研。
后来确实是因为工作忙,以及靠博士的读书,没有太多时间参与其中,就退出了。那个时候李丁兄弟还是在新笑声客栈帮忙卖票,现在已经名声在外了。他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跟祝老师的缘分确实没有因为艺术而断绝,原来我所不知道的是他一直热爱武术,追随一个武术老师多年,练习形意拳、八卦掌,而机缘凑巧的是,我后来拜的武术老师正是他老师的亲师兄。在武术界,我们又有所交集。祝老师最擅长的评书是《雍正剑侠图》又叫《童林传》是根据董海川的事迹改编的评书,而董海川正是我们八卦掌的开山鼻祖,想来也真是缘分不浅。
祝老师非常听我师父的话,一方面因为我师父是他师伯,另一方面,师父在他南锣鼓巷的一个卖票的馆子里帮他不少忙,并且师父分文不取,只是为了帮忙。他经常去听听我师父的一些意见,师父也经常从为人处世上点拨几下。然后,性格使然,祝老师永远也改不了自己的火爆脾气。
当然,打架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别人当着你骂你师父,那就如同骂自己的父母,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有一个评书界的前辈,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祝老师指着他的鼻子,如果再敢说一句他师父的不是,定然揍他站不起来。还有一个曾经的搭档,在演出中非议他师父,最后导致了两人的决裂,把那个人的鼻梁骨都打断了。
当然我们不提倡武力解决问题,想想做弟子的就应该维护自己师父的尊严,也是没有错的,特别是习武之人,更讲究这些。
后来,祝老师遍访京城的曲艺名家,写了一本《京城艺事》,在西单图书大厦举办新书发布,我专门过去给他捧场,当然也获得了一本他亲笔签名的书。连先生根据连老先生的口述,整理了一套《三十六英雄》出版了,他知道我也是热爱艺术之人,就特意让连先生签了名字送给我。
还是有很六七年没有再见到他,中间只是听说关于他的打人事件、骂粉丝事件、女友绯闻事件,无论如何,我了解的他是非常单纯的一个人,对艺术达到疯魔的程度,按照他对艺术的追求,我相信他出名只是时间问题。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得知消息,他居然自缢身亡,真是感到惋惜不已,可惜了一身好功夫,一身好艺术。可能他自己扛的东西太多,甚至导致自己精神抑郁,走到这一步。
现在回想起来,音容笑貌还在身边,祝兄一路走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