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时分,班主任在群里发消息,需要几个孩子今天到学校帮忙打扫教室卫生,为开学做准备。先生看到消息,告诉女儿,她毫不犹豫地说报名去,我笑着告诉她没暖气,很冷,提前做好筹划。原以为她听了会后悔,因为她在家并不算勤快爱干活的孩子。事实上她丝毫不以为意,认为离得这么近倘使不去,实在对不起热爱集体这个评价。
听说加上她只有两个人报名,她笑着问我:“妈妈,你说他们是看不见还是假装看不见呢?”
我思忖了一下,没有回答,而是问她:“你觉得呢?”
“假装看不见的。”她脱口而出。
“有些同学离得远,来不了;可能还有同学在补课,没法来;当然,也不排除有同学不想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为自己的集体做点事。”我摸摸她的脑袋,给予赞许,“吃完饭和妈妈一起去锻炼吧,你说了一个假期,都没去呢!”
案板上她中午剩下的炒米饭,被摆成了一张笑脸的形状。“妈妈,这是文艺女的剩饭,有美感吧?你帮我热一下,我去削个苹果。”
悲催了,随着一声惨叫,她不小心削到了左手的食指,鲜血汩汩往外冒。消毒棉估计都过期了,我还是给她快速擦了一下,麻溜将压上创可贴止血,换了两个,才基本止住了。
“这可怎么办呢?明天打扫卫生肯定得擦桌子洗抹布的呀!”我有些着急。
“一会去买防水创可贴,办法总比困难多。”她从小皮实,又淘气好动,有些伤痕到现在都清晰可见。
吃完饭,她跟我去健身房,反复叮嘱我带上次卡券。告诉她挺热,需要换短袖,穿运动裤和鞋子,她并没有换,穿着毛衣说先去看看。本想给管理员说说,就不用次卡券了,她这样子定然也锻炼不了个啥,转转而已。但我并没有说,这样也许会让女儿觉得这是一种占便宜心理,指不定还会模仿。成人世界的一些小心思,不经意间便会影响到孩子。比如我喜欢家里四处明亮,浪费电不环保,女儿便没有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我喜欢买一些小玩意儿,女儿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小时候我经常先做好早餐,再一边叫她起床一边收拾我的脸,她便在作文里写妈妈每天早晨一睁眼,就看到妈妈坐在梳妆台前往脸上抹那些瓶瓶罐罐。
带着她在健身房参观了各种器械,跑了不到半小时步,穿着毛衣的她已经满头大汗了,大约运动加快了血液循环,她的手指又渗出血来,在前台要了片创可贴换上,折返。路上专程去买了消毒棉和防水创可贴。
早晨上班前,特意给她又消了毒,换上防水创可贴,口子切得挺深。
中午回家,女儿说也是刚到家,她们班只来了四个孩子,打扫完,她原来所在的十一班没人来,王老师叫,她又去帮忙打扫了那个班的卫生。
正在包饺子的先生听见了:“你应该主动去,而不是等老师叫。”
“我不知道没人来帮忙啊。”女儿有点小委屈。
“好孩子,不忘本,值得表扬。手怎么样?见水了吗?”我拉起她的左手,创可贴已经被她撕掉了,抛物线模样的伤口有一点微红。
“见水了,不要紧,人太少,水又凉,我不好意思让别人帮我洗抹布。”很多时候,女儿能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挺好。帮她用消毒棉擦拭了伤口,希望早点长好。
伤口药擦得勤,便会长得快;心理调适得勤,便不容易蒙尘。
田玲写于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