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初中了,犯错的频率越来越多。
作为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的父母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管得太重了,孩子觉得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弄不好适得其反;管得太轻,感觉没有震慑力!
如果有经验的父母就知道这个是再正常不过了,原因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常言道: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所以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过分的焦虑,也不能过分地责怪孩子,因为这个是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走的路,是避免不了的。
我家儿子在前几天就在学校犯了一个错误,我用这样方法来教育孩子的,不知道是不是正确,请大家说说看。
那天我正在写文,孩子的班主任突然打电话给我。
“你是肖湘爸爸吗?”
“是的,请问袁老师有什么事情吗?是不是孩子在学校犯错了?”因为班主任一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会轻易打扰家长的,我心里一紧,问道。
“您不要着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孩子确实在学校犯错了。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给一个同班同学跑腿,到食堂买饭,同学承诺给他两块钱的跑腿费,但是他刷了同学五块钱,结果,同学不干了,要让你家孩子退还同学的五块钱,这个事情我们会在学校处理好,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您说下……”
跑腿?我听了一脸懵圈,连忙打断老师的话:“跑腿,啥跑腿?学校有这样的工作或者职务吗?”
家里的条件不是特别的好,但是也不至于让孩子在学校里跑腿赚钱呀。
老师听后连忙解释:“肖湘爸爸,不好意思,刚才没有和你解释清楚。学校里有的孩子去饭堂吃饭的时候,不愿意下楼打饭,所以就委托其他的同学带饭上来,然后双方就口头承诺给对方买瓶水,因为这个是学生的双方的行为,所以学校也没有办法干预,只能教他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
听了老师的解释,觉得没有啥大问题,还是继续和老师沟通孩子的问题吧。
“袁老师,退给同学的钱,是应该的,我明天让孩子带钱去把同学的钱退了,孩子回家后,我再和孩子好好说说。”
“肖湘身上好像有钱,他自己已经把钱还了。学校让他把钱还了,说到底,这个从根本上来说不是钱本身的事情,主要是我们要教育孩子是自己应得的才能要,不是自己的不能拿,再说,孩子们都没有挣钱的能力,所有的钱都是来自父母,各自的父母的钱也是辛苦挣来的,所以请您一定要理解学校的做法,孩子回家后也要和孩子多沟通下。”
“学校处理的方式是对的,作为家长,在这点上我没有和孩子沟通到位,很惭愧!”
和老师沟通完后,觉得学校的处理方式和初衷都很好。等孩子晚上回家,再和孩子谈谈这件事情。
晚上孩子拖着看似疲惫的身体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我想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果我不主动问他,他也不敢和我说的,主要可能是怕我责备。
我只好主动问他。
“今天这么不高兴,是不是学校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嗯,爸爸,你不要骂我了,我知道错了!今天在学校给同学跑腿,同学说给我两块的跑腿费,我听错了,以为是给五块的跑腿费,结果多刷了人家三块钱。”
“爸爸骂你干嘛?但是爸爸还是要和你说几句。你先和爸爸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一下。”
然后儿子把事情详细又描述了一遍,因为学校老师已经和我详细沟通过了,所以事情的缘由我也明白差不多了。
“那你知道你今天错在哪里了吗?”
“不能给人家跑腿。”
很显然,孩子还是没有意识到错误的本质。只能慢慢引导孩子了。
“你给人家打饭,人家给你钱,你做这件事情觉得容易吗?”
“不容易,打饭时要防止把饭摔了,还担心在刷饭卡的时候刷错了卡,这样以后人家就不要我给带饭了。而且才两块钱。”
“那你觉得爸爸妈妈挣钱容易吗?”
“不容易,每天都要上班,更容易做错事情了。”
看来,这样引导是有效果的。
“那你为什么会听错呢?是不是在和人家说打饭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和人家说清楚呀?”
“我感觉我听清楚了,但是周围的同学都说只给两块,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听错了。”
“所以,是不是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事情都要确认下。”
“嗯,我以后和人家没有说清楚的事情,一定多问下,确认好后才去做。”
非常好。看来这样的引导效果还不错。
“你今天把钱都还给同学了吧?”
“嗯,还给他了。”
“你身上还有多少钱?”
“还有六十多块。”
“身上咋还有那么多钱?”
“过年的压岁钱妈妈只给我存了整得,还有一些零钱没有存。”
“还有那么多钱,那你也没有必要去给人家跑腿挣钱呀,怎么想着去跑腿挣钱?”
“……”孩子没有言语,估计自己也没有想那么多。我只能替他把事情圆出来:“哈哈。我儿子长大了,知道给爸爸妈妈分担经济困难了。”孩子听到表扬了,脸上也渐渐露出了微笑。
我继续说:“你还小,挣钱是爸爸妈妈的事情,你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如果你真的想替爸爸妈妈分担,你以后放学回家替爸爸妈妈干干家务就可以了。再说,在学校里面同学和同学之间的帮助,也没有必要伸手要报酬……”
“爸爸,我懂了!”还没有说完,孩子似乎是领悟到了什么:“我现在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只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回报。”
“嗯嗯,就是这样的。我儿子很聪明,一教就会!”
我看也差不多了,说多了估计孩子也理解不了,于是也想乘机会锻炼下孩子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也可以加深错误的印象:“我儿子很不错,一下就明白爸爸的意思了。今天也累了,先休息,明天把爸爸和你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整理成一篇作文出来,这样也可以留一个纪念,你说可以不?”
“好好!”估计看我也没有说什么,立马答应:“就像平时我们写作文一样写出来就可以了吗?”
“对对,要把事情起因,事情的经过,然后针对这件事情的后的反思写清楚就可以了!”
“那有字数要求吗?”
“自己发挥就行了,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
“好!爸爸什么时候要看?”
“这周末吧。”开始不打算设置时间的,让他自觉写完就可以,但是后来想想还是需要定一个时间,这样更能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
果然,周末儿子就把写好的文章给我看了。
看完儿子的文章,基本意思都表达出来了,只是有几处不通顺的地方,指正后也改过来了。
后来和老师沟通得知:儿子虽然还帮同学带饭,但是再也没有问同学要报酬了。
尊重孩子的隐私,文中涉及到孩子的名字为虚构的名字。本来想把孩子写的文章发出来,但是经过和孩子沟通,他觉得丢人,不同意。那我还是尊重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