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以往的教师

不同以往的教师

文/徐立华


今天是我校文化艺术节的第三天,为期三天的文化艺术节进入尾声,上午我们闭幕式上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的文艺演出,当同学们看到平时课堂上“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在舞台上载歌载舞,进行各种文艺表演的时候,场下的气氛非常热烈,不同的区域此起彼伏地喊着老师的名字,大声的表达着他们对老师的爱。
看着场下同学们激动地和台上的老师互动时,我在想,此刻老师们在学生们的受欢迎程度一定是直线上升的。现在的学生因为生活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他们的艺术素养普遍普遍提高,所以当看到老师在文艺上的表现时,很自然地和老师形成一种共鸣,通过文艺形式和老师们连接在一起,他们或者随着歌声打着节拍,或者随老师大声合唱着,或者举起手机的电筒摇动着,或者用热烈的掌声回应着,或者齐声的呐喊呼唤着,还有些孩子禁不住从座位上站起来,想更清楚地看到他们平时熟悉的面孔在舞台上的形象。
以前我不懂为什么在以前那么艰苦的岁月里,还会有那么多人执着地追求着艺术,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在哪里。现在想想,好像明白一些,越是艰苦的生活,越是物质匮乏的生活,越是需要精神层面的慰藉,让生命丰盈和饱满,什么也阻止不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热爱。而今天人们的生命条件普遍提高了,物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人们生存的压力也更大了,所以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渴望也随之增长,各种艺术形式也是平衡人们工作和娱乐的调节剂。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物资生活基本都能得到保障,父母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资条件也在尽力最大的努力,但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化,孩子们之间的真正连接、真诚的沟通和互动反而少了很多,很多孩子沉迷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的精神生活是贫乏的,所以文艺活动是学生们内心渴望的,而老师的参与无疑是增添了这些活动的浓郁氛围、助推了这种活动的高涨情绪。
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意识到一个以前自己不曾认真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压力的束缚之下,能释放自己、挑战自己、表现自己、超越自己的机会还是太少了,难怪课堂看不到艺术节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能量,因为过度的学习时间,很多孩子把自己封锁起来,让我们看不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这也是他们对学习单调形式的一种无声反抗。
艺术是有力量的,能够真正焕发学生内心的潜能,而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早期教育中,在艺术素养培养方面给予的关注仍然需要增加。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内心里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解读周围世界的方式,有时不适当的教育束缚、限制扼杀了他们心中的灵性,熄灭了他们心中的艺术火花。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多了,评判、指责和批评太多了,而支持、鼓励和欣赏却不够。当我们进入到父母或者老师角色的时候,却忘记了曾经的自己在小的时候真正渴望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的东西。反问我们自己,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给予了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自己当初作为学生时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了吗?接纳、包容、支持、赞赏,我们做的怎么样?做父母是一辈子都要学习的功课,当老师是终身需要学习和反思的职业,且行且思,边教学边改进,给学生们创造更多唤醒内心深处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的内心真正得到激发,绽放出生命的火花,和我们的生命一起折射出更绚丽的彩虹。那不是我们最期待的教育结果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