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心读书会】第①④期线下读书会已圆满结束啦!本期共读书目《你好,小孩》

《你好,小孩》金句分享:

1.用两个视角来看待养育这件事,一个是你要真正去观察和体谅孩子在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的特点、心理、心智模式;另一个角度也特别重要,就是你能不能观察自己。你的成长历程带给你的思维习惯、某些心理暗示,都会作用在每一个你跟孩子相处的瞬间当中。

2.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娃

3.孩子接受到很多善意,他会反射出去

4.我们家长应该是孩子社会压力的过滤器而不是放大器。

5.纪律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

6.做好孩子的服务员

7.如果一个孩子一直被善待着、被爱包裹着、被信任,可以自己做主,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好玩的事我没有经历了。“我要做我自己,成为我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8.所有的暴力分子从小都经历过残暴的家庭环境

9.孩子无意间的行为被反复强化,就会成为它的特点

10.善意不需要高学历,只需要让自己放松

11.我们为什么愿意跟一个人说话,是因为能从他那儿得到力量或者智慧,或者这个交流让我感到愉悦我才愿意交流。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别人愿意跟你交流的人,你就要给对方提供这些情绪价值。

12.对孩子好,就是重视我,爱我

13.当你打孩子的时候,孩子不会不爱你,他会不爱自己,会更加脆弱,更加暴力

14.情绪过后,要注重灾后重建,不进行人格攻击,以“我”开头进行沟通

15.学会做60分妈妈,妈妈不必做到100%

16.幸福人生的密码在哪儿?——就是能够帮助他找到自己是谁?然后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社会上的位置是什么?能够用自己的角度观察或者改变这个世界

17.孩子应该得到更好的对待,他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承载

18.0到6岁的孩子自我评价来自周围对他的评价

19.不要控制压抑情绪,做善意的妈妈最难的是掌控自己的情绪

20.智慧的妈妈只负责情绪

21.将一件事放在人生长河中,那可能就不是事

22.钱是赚不完的,孩子转眼就长大了

23. 多让孩子看到社会系统的善意和友好,会化解很多压力

24.孩子会逐渐长成你嘴里描述的样子

25.所谓的陪伴和养育,不是说分分钟揪在身边,而是心理上觉得他重视我、他爱我。孩子要的是爱。

26.用“行动指南”代替“家规”的叫法,就柔性了。

27.教育者不是警察,不是法官,我们要永远相信这个生命是在完善的过程中的,我只是在他的这个阶段要助他一臂之力,送他到下一个台阶,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28.教育可以有非常善意的面孔,去塑造好的灵魂、好的孩子;惩罚是恶意的,体现自己权力的,绝不会是正好、正确的教育。

29.给他爱、给他鼓励、给他信心,让他感受到周围人的善意,这才是一个学校最应该尽到的责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