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咨询师之后,好像具备了一种能力,看一个人的眼睛,就知道他是否快乐。有时候,我会观察我的学生,看他们画的画,看他们写的字,看看他们的眼睛里有没有倾诉的欲望和隐藏的痛苦,如果他不说,我便不问,如果缘分让他成为我的来访者,他或纠结、或迷茫、或寂寞、或痛苦,我都能应对,最怕他的感受是孤独。
曾经看过一本书《旷野无人》,是一位患有抑郁症的作者写的自述类小说,光是书名都那么孤独。人这种社会性动物,一旦开始感觉到孤独,便陷入了思想的泥潭,伴随着不被理解、不被接受、不被喜欢的负面思想,进而开始绝对的内疚、自责、和无助。孤独这个词太沉重,重到迈不开步子去摆脱,也看不见好转的曙光。当你开始觉得孤独的时候,你就觉得浩渺的世界,黏着又混沌,只剩自己独自承受,他人不会理解,不会在乎,更不会理会。
我至今仍然记得我第一次见到w时,她的眼睛。没有对焦,没有神采,白皙的脸庞好像在一层浓雾里,隐隐约约。半天才开口说一句话,我一个人,从小到大,很孤独。然后眼眉低垂,纤弱的身躯好像要陷入沙发里。后来我了解到,w从小跟着阿姨长大,父母在农村生活窘迫,又有了一个弟弟。只好将她寄养在亲戚家,那时候她应该还不到6岁。说起这段的时候,她的眼睛没有离开过地板,嘴角却一阵冷笑,说自己是多余的那个。那一刻,我沉默了,只知道,说什么都多余也无用,于是抽了张纸巾,帮她擦掉了泪水。一个从小缺乏了爱和陪伴的孩子,需要多少能量才能从幼年的孤独中走出来啊!
这样的孩子,不止一个。有些孩子,在父母过分的期待和焦虑中,隐藏真实的自己,渐渐地失去了跟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和勇气,努力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即使生活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他的世界却依然孤独得连自己都找不到!因为没有人听到他的声音和渴望。于是,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次受到挫折都会对自己进行一次精神折磨,“是不是我的错?”“一定是我没有做好”“我一定做错了什么”,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那么这个孩子将如何对待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呢?所谓的自尊、自爱、自信,难道可以凭空建立?
有时候,我更相信,心灵被治愈是一个自己不断努力,却又困难重重的过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为一个孤独的灵魂,一定来自于一片贫瘠的,缺乏爱和陪伴的土壤,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稳定、牢固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一种正确的爱的方式,一个足够宽阔又豁达的爱人。如果你有幸成为一个孩子的家长,请你不要让他觉得孤独,如果你是孤独的受害者,请你告诉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你并不是一个人,别让过去的孤独控制你未来的人生,你是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