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从我妈家回来,走上大桥看到夕阳突然有了感觉,拿出相机咔咔几张发朋友圈,题为“向夕阳致敬”。
走着走着,江对岸那一轮红日化为心中满腹情怀,不吐不快。掏出手机开始写诗,写得不咋地,但抒发出来真爽!
猛一抬头 一 ……岔路口……车、人……
咦……应该……是笔直的呀!
定睛再看,嗯,像画,有点恍惚,雾蒙蒙的……怪怪的……
定心一想:
不可能走错啊,一路也没拐弯儿……
可能……可能……也只有可能是走过头了……
好吧,折回,向前。
果然,不多远处,一小门出现。嗯,应该是我经常出入的小区西门。
进门,想着先去拿快递,便右拐前行。
嗯,这路……怎么有些陌生?歪头疑惑,左看右望,陌生中又透着些熟悉。
好像……没错,继续走……
暮色四合,夜灯还没开,白天和黑夜正在交接班。我知道自己有晚上不认路的毛病,但想想如此熟悉的小区应该没问题,继续走呗,跟着感觉。
突然,不对劲儿:这不是我常走的路,和前面的接不上啊!何时跑偏的?
快速搜索,大脑却一片茫然,怎么也抓不到那个点。
条条大路通罗马,继续走呗。
边走边犯嘀咕:
……怎么……什么时候……我拐到了这条道上?
走着走着我又发觉,哎,就在原来那条道上啊!没跑偏呢!奇怪了,那我刚才觉得不对劲,又是哪条路?
凛冽的风吹来,脑门清醒了,好像人一下子立了起来,看世界正常了,清晰的知道我走在哪里,跟日常行走路线联接了。
可刚才那段糊里糊涂的经过还是毫无头绪。
后来好几天我一直在努力回忆,那十来分钟的路程,我到底是怎么在走的?
想不起来,就像天上的雨水落进了河里,根本找不到小雨点的身影。
过了几天,实在憋不住小区迷路的好奇,便特意让那晚情景再现,从小区西门拐入,凭着感觉重走了一遍,这才算搞明白。
原来我日常去取快递,是从住的地方出发。而从我妈回来的这一天去取快递,是从小区西门进来直接去的,这条路径和原本的路径方向相同,前面一段,它俩就像平行线,且路边的景致也非常像,所以就把我给迷糊了。中间经过一段我日常不怎么走的路,当时让我觉得很陌生,可它们最终是交汇到同一条路上的。
显然,那天的迷路,是自己由于前面的一路写诗,陷入了很深的聪慧型状态。以为笔直的一条路很长,要走一段时间,而且三天两头走的路,感觉不会错过小区门。虽然低头写诗,毕竟为了防摔倒,还是要用眼睛余光看周边路径的。
不曾想天上人间,时空交错,聪慧型时空概念极为模糊。感觉才不一会儿,其实已经走了不少时间;感觉没有经过小区门,其实早已错过。
我是不太记路的,迷路也是常事。但以往的迷路,我的头脑是很清醒的,都能记起来,刚才从哪里绕到哪里,怎么迷路的。
唯独从我妈家回来的这天,那个恍恍惚惚的感觉从来没有过。
看景物有点像迷雾中的仙岛,这里一出那里一出,奇奇怪怪的。
看来我的聪慧型又长了!前段时间玩花玩瓷玩画,这可都是聪慧型的世界呀,庭院深深深几许!那里的世界广袤深邃迷雾重重,似有若无另有洞天。
真令人深深感叹啊,聪慧型的世界和现实型的世界,居然给人截然不同感受。
后来我跟一些家长分享这段迷路经历时,有个聪慧型很强的家长忍俊不禁,说很有同感,如此的恍惚感觉,常事。
想想小朋友,他们正是从聪慧型世界慢慢渡到人间,我这种迷路时的恍惚,应该更是他们的常态吧!只是他们没有我这样的语言概括能力,难以把他们内心那种似有若无飘飘渺渺的感觉描述出来。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没有时间概念,他们经常稀里糊涂。
是呀,用现实型的眼光去衡量聪慧型的行为,怎么能看得懂,又怎么能理解,自然就会抱怨满满了。
哎,其实人与人之间相互看不惯,只是我们自己无法理解自己的另一面而已。
聪慧型和现实型,虽然两个人格表现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在我们的人格当中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呀!
每个人都有四个型,聪慧型、现实型、感情型、冒险型。他们就像一个团队当中性格迥然不同的四个人。如果互相看不惯互相抱怨,那么这个团队就会起冲突起矛盾,能量锐减。反过来如果能相互理解互相看到,就能够各尽所能、取长补短,不同舞台展现不同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的应变自如,璀璨绽放。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要想和睦外部世界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先和睦自己。
奇葩迷路经历,给我更深的内醒感知。
感谢这一次恍恍惚惚的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