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被誉为是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可以说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易经是老祖宗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易学更是国人千年的智慧结晶。
庄子说“易以道阴阳”,阴阳是易的核心本质。在汉代之前,易学被概括为阴阳,而汉代之后,易学发展出了五行思想。很多人认为易学和五行,是传统文化中的两种思维模式,但是易学家邓立光则说“易学和阴阳本来就是同源而异构的两组思想”。而事实上,无论是五行,还是阴阳,都是我国最早的思想文化之一,易学也很难不受到其影响。
《周易·系辞》中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东汉末年的学者郑玄曾经对这句话有过这样的解释“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木生数三,成数八。”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数,都会对应五行之数,郑玄以“木”为例,三是木的生数,而八是木的成数。按照郑玄的说法,五行中水对应数字一,火对应数字二,木对应数字三,金对应数字四,土对应数字五。这些数字是五行的“生数”,而在这个数字上加上“五”,就生成了五行所对应的另一种数字“成数”。即水的成数为六,火的成数为七,木的成数为八,金的成数为九,土的成数为十。
到了现在,人们用易学的思想,将五行对应上了楼层,即一楼、六楼为水;二楼、七楼为火;三楼、八楼为木;四楼、九楼为金;五楼、十楼为土等等。
传统文化中,除了阴阳、五行之外,还有个重要的概念便是“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易经中天地阴阳之数都会对应五行,而天干地支也不例外,也会对应五行。
于是便有了:“子属水、丑属土、寅为木、卯属木、辰属土、巳属火、午属火、未属土、申属金、酉属金、戌属土、亥属水”的说法。
地支还对应了十二种动物,就成为了十二生肖。所以,人们认为鼠、猪属水;牛、龙、羊、狗属土;虎、兔属木;蛇、马属火;猴、鸡属金。
有些人认为楼层数可以对应五行,而生肖也可以对应五行,所以楼层数自然也就能够对应上生肖了。于是便有了一、六楼对应鼠、猪;二、七楼对应蛇、马;三、八楼对应虎、兔;四、九楼对应猴、鸡;五、十层对应牛、龙、羊、狗。
因为五行相生相克,因为水可以生木,所以一六层,也可以对应上虎、兔;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火生土,所以二、七楼也可以对应牛、龙、羊、狗;木可以生火,所以三、八层亦可以对应蛇、马;金可以生水,所以四九楼也可以对应鼠、猪;由于土生金,所以五层、十层也可以对应猴、鸡。
易学可以说是国学的根基,而五行又是传统文化中最根本且最深入人心的思想,易学和五行思想的相互融合,更加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包容万象的特质!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易学以及五行思想的痕迹,这些思想文化已经根植到我们的血液中了!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