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何贵于道丨《秋水》章一(下)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严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解:

本部分是河伯与北海神的第五段对话。

河伯估计不怎么想聊下去了,心想干脆直接点,就问北海神自己要怎么做。总得来说,北海神又向河伯解释了一番大道,希望他跟随道去生活。大体的要求是从道的角度看待万物,不桎梏于一端;没有偏私,包容万物;认识到万物变化不息的道理。

文: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解:

本部分是河伯与北海神的第六段对话。

北海神告诫河伯不要局限贵贱,自己却要求后者以道为贵。河伯思维敏捷,马上觉察到了,所以问“然则何贵于道”。北海神再没有从贵贱一齐的角度开解,而是指出体道的人能保全形体性命。

文:

曰:“何谓天?何谓人?”

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解:

本部分是河伯与北海神的第七段对话。

上部分中,北海神虽提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却没有解释天、人。从本小节可以看出,自然性状可以影射“天”,自然物的人化即是“人”。人如果逆天而行(“以人灭天”,将自然人为化;“以故灭命”,动用智巧,反害性命;“以得殉名”,心存贪欲,求名舍命),就会遭到天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借着懒惰,心血来潮赶了一下热剧《锦绣未央》,时间关系,刚看到第十三集,可是拓跋浚的才情、狭义已然深深印记在脑...
    卿FF阅读 2,849评论 0 1
  • 1.执行环境 执行环境定义了变量或函数有权访问的其他数据,并决定他们各自的行为。 每个执行环境都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
    馋中解禅阅读 1,202评论 0 0
  • 残年旧梦,半醒浮生,一惊梦碎,一念一残,残念离心,早晨我缓慢打开有点残旧古门,慢步走到门口三生树前,看着满地的飘落...
    三笑草人阅读 3,619评论 0 0
  • 藏起秘不示人的心事 藏起清纯的月光 夜色中的楠竹 以海拔一千三百米的高度 节节向上 藏起葱郁的思想 藏起骚动不安的...
    诗人银莲阅读 2,89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