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兰之猗 学号: 291
一直以为,写作是极个性而隐秘的事,也就那么散散淡淡的写着,一写就写了十几年。
也没有想过靠那些心灵记录怎么样,一直到与简书相遇,被寸铁吸引!
“再小的生铁,也能百炼成器!”这是寸铁的宣传语!
其实,当时看到了好几家征文,可唯独被她吸引!
话语不多,但透出自信与执着,也暗示了写作的艰辛!耐得住淬炼,自然成得了好钢!
报名征文期间,有小白的耐心指导,收稿;(初上平台,征文的格式老搞不对)有青衣的简信回复;有小意的用心解答;还有若水的简洁干脆……深深地感到这是一群真诚的致力于文字的年轻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他们的声音,头像上看,我能感觉到我要比他们年长,或许还得加上“许多”二字,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孔子还拜小孩子做一字之师呢,我这又算得了什么?
明明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但言谈之间却露出谦逊的风度,我为能与勉力向上的他们同行,深感荣幸!
于是,一点点深入,加入了荔枝课堂,听公益课,知道了团队组成。
被青衣的清雅,公子的幽默,知凉的温暖深深吸引,我成为了培训营成员!
首课是焱公子的《非专业怎样写出好看又赚钱的影评》,自己先前也写过影评,但都是散漫为之,未经专业打磨,听了公子清晰而犀利的首课,加上鲜活的事例,精到的点评,下次再写影评,一定会有些规矩!
现将笔记归纳一下,防止遗忘,而且也会用心收藏!(已将相关图片专建相册收藏)
一、影评可写角度
公子列了八个角度,从宏观到微观,让我茅塞顿开!
公子又举了《唐山大地震》中母子相认的台词。
没有说“救方达”,也没有说“救男的”,而是“救弟弟”,从表演到台词都进行了分析,如此台词既折射了主题,也为后文的母子相认,做下了铺垫。
我觉得:这比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的语句品析都仔细!
点也找得很好!
在导演那个角度上,他又提了若干切入角度,回想自己写影评时,角度真太单一了!
也可以从导演一贯的风格切入,比如说:暗黑阴郁风,诙谐明快风等,这要靠观者的把控能力和直观感受了!
以及镜头的运用,冷暖色调如何烘托心情等!
真是受益匪浅。
二、八大误区
对照了下,我好像易犯第2点和第4点,偶尔会犯第5点,专业指导瞬间让我们知道病症所在。
三、影评范式
典型的三段论,类似于议论文的程式。
公子又举了自己的两个例子:
《前任3》
观点:再爱也不回头,只是因为作吗?
《猎杀星期一》
观点:生存博弈大片,愣是拍成了葫芦娃打怪。
好的讲解一定要结合好的案例,案例一出,大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具体三段,听课了自然明白!
最后,我还收到了福利系列影评的作业!报名了,先试试深浅吧!
如公子他们所说,只写莫问!相信编辑的眼光和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