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梦都想有一间书房。不必太大,一门,一窗,一橱,一桌,一椅足矣。那样,我就可以尽情地读书了。多年以后才明白,书房是放书的地方,并不适合读书。
曾经,是个乡下丫头,因为喜欢书里的世界,放羊时都拿着书;曾经,因为书太少,就反复地去看,以至于小学、初中课本中的课文能一篇篇地背诵下来,多年以后还记得。那时,读书是件简单快乐而纯粹的事。
可惜,我遇到了别人的书房。那是报纸上为一篇文字配的插图。插图的背景是一个占了一面墙的书柜,那么高,那么大,挤满了书,有一种恢宏的气势。书柜前面是一个气质优雅、仪态端庄的女子,娴静地坐在书桌前看书。许是与书中的内容产生了共鸣,她的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神态安详恬静,让我陡生羡慕之情,没来由地认为,这才是读书人应有的姿态。
从此,我渴望有一间书房,梦想成为插图中的女子,梦想像她一样神情安然、姿态优雅地看书;从此,看书在我的眼里变得神圣起来;从此,看书成为我的负累。
我不再站在院子里大声朗读喜欢的段落;也不再为了多看书去捡拾路上的报纸;也不再放羊时把书夹在腋下,随地而坐。我看书的地点固定在了教室的课桌前和家里的饭桌前,并学着插图中的女子挺直脊背,做出优雅的样子。可是因为姿态,身体很累;又因为看书的时间少了,心很空;更因为没有书房和书籍,内心惆怅无着落。从未想过,遇见一场浩劫。
妹妹知道我的秘密,毫不客气地笑我装模作样,说我只学到了形,没有学到神。很久之后才明白,其实妹妹所说的神,是一种气质。原来,吸引我的并不是插图中女子的读书姿态,而是她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优雅气质。而她的优雅气质来自书的浸润滋养,又怎么能学的来呢?可惜我执拗了多年。直到遇见一个介绍人物的栏目,我才如梦惊醒。
栏目中的主人公是个普通人,普通的长相,普通的工作,普通的收入,普通的家庭,可是月读十本书的记录却又使他显得那样的不同寻常。月读十本?就是三天一本?上班,接送孩子,整理家务,哪来的时间?他竟然说时间很多!
早起半小时,上下班的十分钟车程,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省半个小时,等待客户接见的间隙,做饭等水开时,熬稀饭时,睡前十分钟,甚至上厕所时。天哪!算下来竟然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他没有提到书房,读书的姿态也说不上优雅,甚至有些难登大雅之堂。可是当他在观众的掌声中走进演播厅时,任是有了屏幕的阻隔,我也看到了他身上的落落大方和从容淡定。那一刻,我明白这应该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有力的诠释吧。
当主持人称赞他了不起时,他摇摇头淡淡地说:“你过奖了。这真的没什么,读书其实只是一件平常的事。就像工作大半是为了生存,读书也只是用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已,真的不算什么。”醍醐灌顶,我遇见一场救赎。
天哪!你竟是这样邋遢的女生!
这是十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第一次走进我的蜗居时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有些轻微的受伤,不过我真心理解他的感受,甚至因为让她受到惊吓有些不好意思。
我房间的茶几、沙发、床头、床尾、桌子、瑜伽垫上都放着书,甚至连卫生间也不能幸免,咋看之下的确有些凌乱、恐怖,何况是一个女生的房间?
我几乎以为朋友要夺门而出,所幸她是有内涵的人,接过我的水杯,满脸沉痛地坐下。尽管如此,我还是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她想为我收拾书籍的殷勤。我在朋友对面坐下来,顺手拿起茶几上的书,说:“你看,这样多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几篇。”
朋友盯着我的眼睛,足有五秒,然后说:“是很方便。”然后笑了,建议道:“你应该有个书房。读书应该有个读书的样子。”
我笑了:“读书是件平常事,不用那么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