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与写作

前几天,二宝吵吵着想吃蛋糕。于是跟朋友要来配方照着做,没想到,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真真体会到了什么叫作“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第一步,先把蛋清蛋黄分离;第二步,按照配方依次加料并进行搅拌;第三步,把蛋清打发,然后和蛋黄糊混合拌匀;最后,倒入蛋糕模具中,放进烤箱烘烤(烤箱需提前预热)。

程序就是这样,但由于我在蛋黄糊乳化过程中,有一点失误,结果导致两种面糊不能充分搅拌均匀,所以烤出来的成品软硬夹杂,不够松软。

二宝尝了一口说:“妈妈,我不吃了,这个蛋糕一点也不好吃。”我一脸无奈地看着她,心里想:“做蛋糕真有这么难吗?”不行,我还得再试一次。就对她说:“妈妈下次一定可以做成功。”

过了几天,我重新又做了一遍,终于做得有点模样了。原本,之前也照手机里的视频做过,只是那种方法做出来的蛋糕放凉后有点塌。按照朋友说的这个配方做出来,无论口感还是颜值会更好点。

有时候想想,难道写作比做蛋糕还难吗?其实,烹饪和写作也有相似之处。

一篇初稿,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打磨成像样的文章,只不过文章修改是在电脑或者手机,可以把不合适的地方删掉再写,有足够时间就行。

不过,写作最原始的时候,也是在纸上手写,然后不断撕毁重写直到满意为止。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产品发达,现如省事了很多。

写作需要不断输入才可顺利输出,而做蛋糕也是需要不断操练,才能做得松软棉口。前提都需要重复练习。

而烹饪是某个步骤出错了不能修改,也无法挽回。只能重新开始,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还要有食材。

还记得刚开始焖米饭时,不知道汤多米少。焖好的米饭不是太软如稀饭,就是太硬没煮熟。当结婚生子,肩负起全家人一日三餐的“重任”后,慢慢地也能做出香甜可口的米饭。

并且,还可以熟能生巧地变换花样。比如红豆米饭、玉米米饭、金银米饭等等各种各样。

朋友霞是一个喜欢美食而且也爱研究的人。刚开始她学烘焙的时候,只会做原味蛋糕。在熟练掌握了做蛋糕的操作步骤和配方后,她在原味蛋糕的基础上,又做出来了抹茶味、巧克力味、草莓味,还有难度较大的大理石花纹蛋糕。

不仅如此,诸如曲奇饼干、玛格丽特饼干、肉松小贝等等样样都做得好。我曾和她开玩笑说:“咱俩合作开个线上烘焙店吧,你负责做,我负责销售。”

闲聊时才知,她现在之所以能够做的这样好,背后也是从一次次的失败练习中得来的。好比我们写作,只有学会了基本的写作结构、框架、如何取标题、如何结尾,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发挥出散文、新媒体文、小说等等。

因此,无论我们看到别人做的美食也好,还是写的文章也好,所有事物呈现出的美好背后,都有一个漫长而辛苦的练习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写作也应如此。不怕写不好,只有多写、多练、多输入,自然而然就会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当我们掌握了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之后,不去练习,也是空谈。

没有几人能够“下笔如有神”,都是有人背后“读书破万卷”得来的。没有几人是“天赋异禀”,都是背后努力得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