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正信,就是生正觉正念的信心。生这个正信难不难呢?难,所以希有。
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这么多的众生,听到您这样的言说章句,会生起正觉正念之心吗?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说这样的话。如来肉身入灭以后第五个五百年的时候,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出现,她听闻这样的言说章句,会生起信心,并以此为真实。
这里的后五百岁,意思是佛入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岁,佛陀于公元前486年入灭,到如今2016年,一共是2502年,也就是第五个五百年之后。这五个五百年在《大集经》中有详细的说明:“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这里我对“后五百岁”做一下解释,第一个五百年叫解脱坚固,意思就是佛陀入灭后众人修法,依靠佛法的正觉正念修正成果得解脱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第二个五百年叫禅定坚固,这个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禅定修法;第三个五百年叫多闻坚固,这个时期的人普遍开始读佛法经文,看书的多,真正持戒修福的少;第四个五百年叫塔寺坚固,这个时期普遍流行修建塔庙,供奉佛像;第五个五百年,叫斗诤坚固,也就是指佛教的修行实践逐渐走向形式化,大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斗法、辩论来显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偏移正见,导致真正的佛学逐渐隐没。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佛陀说的这五个五百岁的状态对不对。关于后五百岁在《法华经》中也有出现:“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
你要知道这种人,不只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处虔诚修法,种下善根,而是他已经在无量千万佛的教化处种下了很多善根。听到这样的章句,只要有了一念便已生起了净信心。须菩提,如来很清楚地知道,也很清楚地看见,像这类众生,都能得到正信的无量福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类众生已经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相,但也不能说没有正等正觉法相。为什么呢?因为这类众生如果心存有无上正等正觉可证取的这个念头,那么他的“我相”还在,就是还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他觉得自己可以依持这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法相,那还是着了这四相,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认为这个法是没有的,那就是心里还是存“有和无”的分别心,这个无法的“空见”也是“见”,也是着相,那么还是依旧着了这四相。所以,不应当依持法相和非法相来修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信心。
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常常说:你们比丘,应当明白我口中所说佛法的真实义,这就好比是载人过河的筏,河渡过去了,就要把筏舍掉,佛法也是一个道理。佛法尚且要舍弃,何况非法呢?
这里“如筏喻者”的例子,让我想到禅学公案里的指月之说。出自《六祖坛经》,无尽藏尼对六祖惠慧能说:“我研读《涅槃经》多年,还是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慧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 慧能对她说:“真理与文字是无关的,真理就好象是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惠能听,惠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所以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渡河之筏、指月之指而已,旨在让你开智慧,悟得如来真实义。
《维摩经》中也有记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所以,禅宗不立文字,怕的就是人被语言所误,佛陀怕修行者执着于任何的相和非相而迷失正道,他告诉我们唯有心里不依持、不染指任何实物和想法,才能生起清净心,生起正等正觉心。但注意,这里不要落入空见,不着相不代表什么都没有,金刚经里所说的“空”、心经里所说的“空”不代表空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读金刚经时经常会觉得经文说法矛盾和无法理解的地方。起初我读金刚经,也是被“空和无”“虚有实无”“无和无无”“法和非法”所困扰,理解这些概念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是需要修行者先安住其心去悟、再心无所住去证。你有一颗向正信的心,这是善缘,你能修行证得正果,这是慧根,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修行中,都能够体会到正信带给我们的滋养和圆满。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得无说,意思就是没有所谓的“得和说”的概念,不要执著于佛法经文,佛法也是空的,万法皆空。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说了这些法吗?须菩提说:就我对佛所说的法的理解,我觉得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存在。这个也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如来这么说是为什么呢?如来所说的这个法,我们并不能依持。法不能说,说的都是供人体悟的方便法门而已。人不能依持任何法或者非法去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一旦依持了,便是着相。便生分别心,也就失之十万八千里。一切贤者,都是通过各种不可取不可说的法门悟到了诸相非相、诸法非法,最后证得正果。也就是说,贤者们都不执著于实相,他们只是对此真实义的领悟深浅程度和在教化的表现上有所差别,而所证悟的佛性,也就是根本的无为法上,则实无差别。在这一点上,你们发现了吗?佛法是无分别心的,破除了所有宗教的界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