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示小纸条
把小纸条贴在时刻能看到的地方,写上核心工作内容,关键词即可。
2.当发现自己走神(无关想法涌上来)
别谴责自己,默念10秒,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做下深呼吸,让自己内心重新回归平静。
(如果是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建议马上记录下来,亦可涂鸦,亦可笙歌....)
3.远离电子设备(和宠物)
放到看不见的地方(藏起猫、狗,还有羊驼)......
4.饮食、体力
多喝水,让大脑清醒;
晚上至少睡够六个钟,最好养成固定的生物钟习惯,中午小憩半小时左右;
少食多餐,别吃太饱(特别是中午),否则血液都用来消化食物,给大脑的供给就会减少了;
身体方面,记得养生,腾出时间“活动”,不一定健身......,可以从明天开始改为爬楼梯,远离电梯。
5.开启仪式感
仪式感往往可以减少对上一个注意目标的留恋,更快进入当前的状态。
例如,有的人,一听到音乐就会进入工作状态,相应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
拿起手机也是仪式感,帮你点亮大脑中关于手机内容的区域;
放下手机也是,开始面对真实世界,或许徒增些许空虚。
可能会觉得有点玄乎,生理学上的依据就是:当下的行为可以影响心理状态。
也可以理解为:赋予这件事意义感。
6.获得正反馈(等可以获得愉悦的事情)
例如,超出预期完成工作,被表扬,进而下次做这个工作更热情,更专注。
有没有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一群组队开黑的网吧少年,可以在不断获得满足感的虚拟游戏里待上一整天。
不断获得正反馈的状态,或许是最有效的方法。
7.一些其他的小技巧
喜欢的香水,可以增强注意力......
暖色聚光灯,打在自己学习区域上,同样可以增强注意力.......
冥想,主要是训练对自己身体的觉察,时间可长可短,以后再介绍。
欢迎补充....
方法不在多,可以每个尝试下....
最适合的,即为“能让你很轻松地开始,使用起来容易方便,又能达到效果”;
任何零散的起心动念,哪怕只是雏形,都是汇聚思维模型的一份重要力量。
脑子里不可能出现没有见过的东西,纯属个人观点,偏激望纠正。
欢迎大家补充、讨论、纠正,一起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不憋大招,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