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10012259:【莳绘芦雁图委角方盒】
口径8.6X9.3厘米,底径高4.6厘米。
盒木胎,作四方委角式,子母口扣合,盖面微隆,边角圆润。盖面采用薄高莳绘、平莳绘等技法,细腻描绘了一双栖息在秋日苇塘边的鸿雁,或伏身鸣唳或曲颈向天,雁羽、雁蹼与苇叶纤毫毕现,萧萧清冷之气跃然而出。
与我国流行《秋鸿》《平沙落雁》等琴曲一样,日本和歌中也有咏叹秋雁之作,芦雁图题材也常见于日本器物上。
①作品欣赏:
②关键词学习:
委角式:委角又称劈角做,是工艺术语,通体剔地浮雕如意云纹,起源于明清时期。明清家具工艺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等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江南木工叫“劈角做”,北方木工称之为“委角”。
子母口:多为盖内凸圈小于器物口沿,可插入器口,用以固定盖子。亦见有器口小盖圈大,盖圈套住器口者。
莳绘:漆工艺技法,指日本制造的或具有日式风格的描金漆器。其工艺相当于描金,或称泥金画漆,即用金色描画花纹,有的用一种金箔,有的可达二至三种,浓淡变化,模仿水墨效果。莳绘多以黑漆为地,朱漆地次之。据考古发现,我国的描金工艺在战国时已相当成熟,不过并非漆器工艺的主流。15-16世纪日本的莳绘工艺取得了很大发展,清宫廷对其颇感兴趣,造办处档案中多处提到“倭漆”、“仿倭漆”等,表明了这种工艺原发轫[rèn]于我国,经日本改造,又返回影响我国的漆器工艺。技法有:研出莳绘、平尘、沃悬地等,应用在日常食具、用具、装饰工艺品,原料采用金银屑。源自日本历史时期:奈良时代。2016年的一片文章为:珍珠上的「人间国宝」——莳绘,可以了解当下工艺。
*发轫[rèn]:解释: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2. 动用,动员;3. 比喻事物的开端;4. 犹发迹。
琴曲《秋鸿》、《平沙落雁》:秋鸿,明朝初年,姑洗调,中国古琴名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继《广陵散》后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 [1]琴曲《秋鸿》相传为南宋郭楚望所作,又传为明代朱权所作。作者取意于鸿雁振翅高飞,博出长空之南征,以寓旷达之至、高达之怀。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令人听后若有远达平沙、一举万里之感。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日本和歌:和歌(わか waka)是日本的一种诗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这是日本诗相对汉诗而言的。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歌人也是主要指作短歌的人。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用汉字的意,有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为和歌。
芦雁图题材:《芦雁图》是清代画家边寿民创作的绘画作品。写苇间月下的鸿雁,姿态各异,造型生动,饶有情趣,图式简括明快,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是边寿民典型的艺术风格。
此文复制备用学习,笔者查询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