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这个字很有意思,分开来念就是从心。在我的理解里,“从心”是一种打心底里,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上从下心的“怂”则是一个人从心底里流露出弱者的特殊气息,无条件地妥协,屈服甚至以善良的高姿态来表明自己退却的立场。我不认为这样的退却是一种合理的忍让和包容,善良是讲求道理和方式的。如果只是从心底里无条件地将这种所谓的善良全盘拖出,表示自己可以有牺牲大我来成就小你的胸襟,然而,这不过是为了撑大面子以求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喷洒吐沫来掩盖掉怯懦行动的真实面貌罢了。
回忆小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特别地怂,因为那时的我不仅懦弱,胆小,爱哭,还特别敏感玻璃心。我总是会莫名奇妙地成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后再也无法复原的那个受害者,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过自己,试图一次一次地作出让步,觉得好像只要我足够容忍,足够迁就,我就一定能重新扳回我的友谊之船,可是,我还是失败了,误会越来越深,他们认为你越来越错,就算你放下孩子眼里所谓的面子去妥协,他们依旧会打心底里鄙视你,说你怂。
父亲是个非常注重品德修养的人,在他的眼里,善良是最崇高,最高尚的品德。在我小的时候,父亲会告诉我,修养是自身的,别人无理取闹是修养不够的体现,我们不能学。可是,那时的我根本无法理解 这样的话,只是觉得好像善良就是以低者,甚至弱者的身份示人,别人骂你打你,你不能骂回去也不能打回去。我甚至在每次被欺负后哭着跑到父亲面前讨说法,希望父亲能帮我主持公道,将那些兔崽子们狠狠地教训一段,可是这样的情形一般只是出现在我的想象中。现在,我能明白父亲曾经对我的一言一行,我也能体会到父亲对我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善良是最美的德性,只是有时候当你只是从懵懂的层面去理解时,往往容易使它的教育方式和目的在短期内南辕北辙,因为它需要在长期的个人阅历,成长经历里慢慢吸收。
善良是一个人从心出发,塑造人格魅力的基本操行,也是最高标准。它是从心里自然而然散发出的美的气质,这种气质需要你的关注与经营,而不是从心底深处发出一种声音:我很善良,你可以来欺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