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
主题: 碎片的知识和零散的执行。
昨天按自己的预期完成了拆书的任务, 前后加起来的时间大概是6小时的准备时间, 受限英语的表达和经验的限制。 自然只能达到60-70分,只是那种“完成感” 却让我真的感到十分愉悦。 特别是, 我开始尝试把“它” 当做不断执行的其中一事。 所谓的, 通过事中学, 一件件的事情和练习,不断的拿手感。
我2025的清单事项里,就有专项练习英语的部分。 从开始的考证,到现在感觉可以从写作和口语练起, 手感已有,接下来我特别想试试突破下70-80分的关口。
从事中学, 从掌握到精益。
结束后和老Co 请教了一些业务的事情, 约她的过程还是比较自然的, 放下了曾经的Ego, 然后在当面对话的片息,她给我的反馈还是让我觉察到自己的惯性。 我总是觉得自己在未来能够帮助她人。 而忘记了当下的感受。 我总是很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忘记了自己这次实际是来求援的。似乎即使是对着汉斌老师也有这种感觉, 不过同龄人更容易混合着所有事情, 这是不是就是油腻的开始呢。
嗯,从人中学, 年轻的、同龄的,年长的, 若能厘清自己当下的情景, 觉察对方的习惯,且灵活的把控自己。 这是我的天赋,因为通过她们,我就能快速得到很多问题的解决思路。
睡觉的时候我翻来覆去的自动展开着未来头马和推动业务的各种可能性, 也在思索曾经在播客听说的各种模型的应用和我的理解, 在过去的两周里面,我感受到自己还是可以逐步建立帮人咨询的能力的。 至于如何付费且是否需要付费, 反而我的心告诉自己,还可以缓一步。 我喜欢古典的说法, 所有的体系都围绕着自己的天赋。(个人IP的话),而不是铁船连锁, 先冲粉丝,再思考变现一类, 因为早已经换了时代,在慢的时代。 有慢的打法。
嗯,从网中学,每个人都需要有1小时咨询的能力和至少1个工作坊培训的能力。
最后,我还是决定要保持看书和尝试按书输出,这是一个更慢的过程, 但它对我潜意识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
我总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方向, 回归当下, 未来依然充满问题, 但最不稳定的时刻,应该就是最理想的时刻。
因为一切总能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