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你——陶笛

第一次接触陶笛是在淘宝。

那时,我高三,压力大,既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又想找一个发泄口,上课的时候便胡思乱想地想要学一门技艺。

脑子随着眼珠子转啊转,便想到学一门乐器。

有了小目标,就琢磨怎么学,既然要学?首先自己要拥有一把乐器,苦思冥想,就在淘宝的搜索框里,输入了笛子,页面加载出来显示不是想象中那种长笛,而是像瓷娃娃的六孔陶笛。

好看,但是我却不认识它。不过,有万能的百度,陶笛的知识慢慢普及,竟发现它跟中国古代的勋很相似,古风似的它吸引了我。

有了乐器,下一步自然是怎么学?在贴吧君上搜索关于陶笛的教学,评论留言中看见扒谱的QQ群号,看似跟陶笛关系不大,实际抱着试一试心态,输入框搜索点击申请加入,无意中触摸到扒谱。

当时也不知道扒谱是什么,我总觉得对自己很有用。稀里糊涂就加了,进群后的我,经常会冒泡,与群友互动,成为一个活跃小份子。

在与群友相互聊天中,渐渐发现了,群主小安其实是一个扒谱的小能手,小安可以边听歌边写出简谱,当时的我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在群里呆了不久,小安突然说她有个陶笛群,而且里面有很多大神,可以让他们带我学,很快,她便把我拉进群。

于是,我便开启我的陶笛之旅。

1

陶笛曾在7000年前出现在中国,它的历史悠久。在当时它的学名叫埙,也叫泥哨。后来在意大利、英国、日本、台湾得到发展,现在我们把它称作陶笛。

现在陶笛是与古埙、泥哨、呜嘟一脉相承的乐器,它的鼻祖是古埙,也叫泥哨,现代陶笛雏形是呜嘟。而且根据现有的文物史料,世界上最早的陶笛起源于中国。

但是现代陶笛的改进以及当今流行的制式标准,是在英国(6孔)、意大利(10孔)、日本(12孔)等地区得到更科学的发展和改良,并得到世界各地更广泛的认同和更强有力的推广。



呜嘟
2

陶笛家族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家族最小成员——四孔家族

家族的小学生——六孔陶笛

家族的中学生——八孔陶笛

家族的大学生——十二孔陶笛

现在,初学者常用的一般是十二孔的AC陶笛


依次是四孔、六孔、八孔、十二孔陶笛

刚刚我所说的AC,其中A表示中音陶笛,C是调性。陶笛常用的调性有C调、G调、F调三大类,每一类按照从小到大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种规格。

这里列举一种简单的标记法,它是以意大利文的高音(Soprano)、中音(Alto)、低音(Bass)首字母加上这个陶笛的调性:例如用AC表示中音C调的陶笛、用SF表示高音F调的陶笛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3

陶笛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容易上手,但是不容易学精。 只能学好吹但不能吹得好听。

同时,陶笛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中国大陆上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反而在意大利、英国、台湾、日本等国家受到热烈欢迎,然后又借外国人之手传到了中国。

所以小萌新们,国外的人们都已经熟练掌握和运用并发展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生在中国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我在努力,那么你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