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网络中级十一期坚持分享第240天光山心协小屋坚持分享第59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是不良行为?是缺乏知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向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其实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
作者讲到一个例子,一个经常用责难来教育孩子的母亲听过正面管教之后,感觉很愧疚,因为她原来一直以为她是在尽责。
责任感不等于责难或羞辱。责任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换个思维,如果你把责任感看成是一种解放,某种基于你知道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事情,而不是负疚,你就能做得更好。我们都是成年人,既然我们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并且将我们的行为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改进,并且又不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在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
一个行为不良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鲁道夫.德雷克斯
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因失望而做出的行为有更好的了解。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 ——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