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vonne
这本书讲述了六小龄童与《西游记》的缘起,拍摄《西游记》的艰辛,他努力转型的过程,以及他为弘扬西游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我都听过,我看过他参加《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开讲啦》等访谈类的节目,故对此耳熟能详。由于当时的拍摄条件所限,大家都在玩命,用生命在拍戏。这在现在基本看不到了,因为大家都用替身,用电脑合成。正是他们的坚持,不怕死,才有了让我们津津乐道的《西游记》。
我记得第一次看《西游记》的场景。我还是个玩泥巴的小孩子,没上幼儿园呢,有天下午哥哥姐姐带我出去玩,我玩的忘乎所以,傍晚了,才发现哥哥姐姐不在了,我跑回家去问奶奶,哥哥姐姐哪里去了?奶奶刚开始还不肯告诉我,后来我硬磨,奶奶才说他们跑到我家看《西游记》去了。我当时听了很生气,什么嘛,有好看的也不叫我?!等我跑回家看到黑白电视机上的猴子,就被吸引住了。把对哥哥姐姐的质问抛到了九霄云外。后来家里有了彩电,我还一遍又一遍的看《西游记》,基本上我在家电视里播出,我都会看,百看不厌。
关于六小龄童对弘扬西游文化以及对其他西游作品的态度,我想说,六小龄童确实对弘扬西游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游文化的传播,到学校,到许多国家演讲,他的付出和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关于对西游的理解,我只能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西游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切入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层面不同,我看过一句话,"人的本能就是拒绝承认甚至去理解和自己的认知相反的事物。"这句话被我用于朋友圈的个性签名。所以我们要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看那些翻拍,我有时候也嗤之以鼻,吐槽这是什么造型,什么演技,但那是电视制作人对西游的理解,寄托了他们的一种西游情怀,像是张纪中,周星驰。星爷的《大话西游》我还是很喜欢看的。
《西游记》这本书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绝不只是写了降妖除怪那么简单,它不是一部儿童书,它有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影射和批判。86版《西游记》虽然不能很深层次的体现这些内容,可能有的情节也不是完全忠于原著,但它仍是我们几代人的回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