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个故事

今天遍一个故事。

越老板,是一个连续创业者,他的创业历程挺有传奇色彩的。

从一无所有开始,骑上一辆三轮车拉上几件饮料,就挨门挨户去拜访,即使吃了闭门羹也无所谓,笑嘻嘻的继续下一家,然后明天再来。

就这样,几个客户到几百个客户,一个小品牌到两三个大品牌,一个人一辆三轮到几十个人十几辆货车。销售额也从一天几百块,到了一年两三千万。

聊起这段岁月,他说有成绩是因为“反正我啥也没有”和“绝不退缩”这两种心态。

销售额稳定了,团队也成熟了,他抽身而退,把生意交给跟了自己多年的小老弟做,自己进入了向往很久的母婴事业。

做惯了大流通,认为母婴系统也是一样,程序是把母婴店有的货全部上齐,等有了规模效应再跟店老板搞好客情关系,生意自然就起来了。

于是越老板两三个月上了好几个三四线品牌,包括纸尿裤、奶瓶、营养品、还准备谈辅食和奶粉。

但是新招聘上来销售人员的反馈不大好,他们大多数的时候见不到母婴店的老板,所以谈不上客情关系。

即使见到了,问了几个问题之后,就被客客气气的请出来了,再去人家也就没有时间了。

销售人员们士气有点低落,但越老板很会做思想工作,几次会议之后大家又重新的振奋起来,继续每天十几家店的拜访强度。

其实越老板也有点苦恼,他自己没做过母婴,业务员也都是新手,财务上面算算几个月没有销售额,已经亏了不少钱了。

于是越老板就琢磨着应该是产品线不足,还有就是团队里面应该有一个懂得母婴行业的销售总监和一个营养师。

于是他做了几件事情,一是谈奶粉,二是到卫校招聘,三是高薪招聘销售总监。

我朋友知道他就是从五八上面看到广告。

去的时候,他正跟一个三线奶粉品牌厂家谈的火热,上面的这些事情就是我朋友零零碎碎听来的。

这个奶粉品牌的销售经理是一个东北兄弟,也很有思想,建议越老板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把其他各县母婴店的老板聚在一起,在越老板的县城开一个多县联动嘉年华,这样可以做出规模效应。

我朋友虽然是多年的行业老鸟了,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新进入的代理商开这种规模的嘉年华啊,就在旁边听着,寻思着长点见识。

听了一会,不由得哑然失笑,那位参与过某个市连锁门店的嘉年华,应该是在里面有个摊位,热闹了一把,觉得不错,就拿来跟越老板当谈资了。

可是越老板很感兴趣,直接跟这位东北大兄弟谈起如果做成了会怎么样,而东北兄弟就说前期得进多少奶粉才够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

怎么就到了安全库存了?

我朋友正听的懵逼状态的时候,越老板突然跟他说,这个事情要是给你做,你怎么做?

朋友大惊,说经销商做嘉年华很少见,而且这个事情环节太多,运作起来相当复杂,并且特别多的嘉年华都是赔钱赚吆喝……

还没说完,就被越老板手一挥给打断了。

他说,那你不成,我要的是一个有执行力的销售总监,要忠实的执行我的命令。

我朋友更加惊讶了,咱们刚见面,还啥都没谈呢……

越老板说,不谈了,咱们没缘分,走一起吃饭去,搭不成伙计可以交个朋友。

朋友赶紧拒绝,说还有事,就溜溜的出来了。

开车到大门口,朋友停下,下去给门卫老大爷递了一颗烟,聊了一会才走。

朋友说那个大爷告诉他,来了好几个应聘的都没谈成,因为老板给销售总监开的高薪是底薪两千五加提成。

而那天朋友开的车是新买的小奔,停在了办公室门口……

故事结束,朋友隔几天就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底薪颇高。

他还在关注这个神奇的老板,他说想看看故事的走向。

这个故事是道听途说来的,做了一点加工。

今天写完了。

晚安

建新日记1907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