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经验和教训都是对境至的东西,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在变化了的时间,变化了的地点则不一定适用。既然不能唯经验论,唯教条论,那么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我的回答是:走因果。因为因果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所谓客观性,就是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以什么为转移呢?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所谓必然性,就是满足某种要求和条件一定会达到的结果。好了,就此开始吧。
P11 “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是的,这不是故事,这是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事。要想理解此刻的朱重八,我们要做的只有四个字:感同身受!如若我们就是朱重八呢?我能想到的是:灾难来临时,父母和哥哥怕我们被饿着,把自己仅存的口粮分给我们,导致自己被活活饿死。失去至亲的我们又会是怎样的呢?我曾经看过一个汶川地震的采访报道,画面中的男子,他的妻子和孩子全死了。(是的,在这里请允许我用“死”这个字眼,因为“死”意味着什么都没了!不是身患重病,也不是植物人。)他接受采访的时候没有流眼泪,整个人木讷讷的。当人遭受的打击远远超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后,他并不是我们通常想的精神崩溃,嚎啕大哭,只是眼神空洞,仿佛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记者问:“你打算去哪里呢?”他答道:“我不知道,我家没了。”记者说:“去政府搭建的临时避难所吧。”他拒绝了,用肩膀挑着一些包裹起来的破衣服走了。至于后来,他怎样了,我们不得而知。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朱重八的后来是怎样的。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的呢?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华、挥霍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P19
“没有人愿意打仗,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被逼上梁山,是他们唯一的宿命。”
农民是中国古代最底层的一群人,他们拥有极强的忍耐力,若不是衣不蔽体,饿殍遍野,家破人亡,又怎会向国家这个政治机器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跨过陈友谅的尸体,收下张士诚的人头,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元”指元朝,“璋”:古代一种玉器)奉行“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积土成山,最终击溃了落寞的元朝,之所以称之为“落寞”,是因为这个朝代能臣少的可怜。
P172 胡惟庸案件
“他这样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标对手太过强大,这个对手并不是李善长,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权力集中往往造成统治者过于劳累,朱元璋不用说,雍正更是如此。分权又会导致欺上瞒下、沆瀣一气的腐败现象,事实证明,用暴力并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反而会掀起更大的风暴。不过,明朝的官员确实挺可怜的,挣的工资相比拖家带口的消费实在是入不敷出,难怪官员想方设法地捞油水。
P230
“最强大的军队是一支沉默的军队。”
“指挥官站在高地,对他的十五万大军训话,这十五万军队漫山遍野,黑压压地占满了山谷、平地。”
“他们不同相貌、不同民族,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喜好,却挤在同一片地方,听着同一个声音,看着同一个方向。”
“鸦雀无声。”
是的,这就是沉默的力量,无言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