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里,给孩子讲《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小猴子来到玉米地就掰了玉米,又得到一片桃林,看到桃子长得漂亮,就把玉米丢了摘了个桃子。然后又来到一个西瓜地里,又把桃子丢了,摘了一个大西瓜。当他捧着西瓜往回走的时候,看见了兔子,于是又把西瓜丢了去追兔子可是兔子会跑的,最终结果是没抓到兔子之后两手空空的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爷爷说,小猴子太贪心了,摘了一个玉米就应该回来交给家长,然后再回去摘桃子,再去摘西瓜,这样就有所收获了。
奶奶说,做任何事情应该列好计划,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要有一定的明确的目的性,这样才不会到头来两手空空。
可是对于一只小猴子,在它生命刚刚开始的时候,它第一次下山就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吗?这一点不合乎常理。
老人的观点我们要尊重,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要可靠,就要稳定,做任何事情就要有生命的目的性。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多去尝试一些他们喜欢的,再放弃一些他们曾经尝试过的,就在这个尝试、放弃、再尝试、再放弃的过程中,他们是不是就在这个体验中感受到快乐!
小猴子摘了玉米很快乐,那丢了玉米摘到桃子更快乐,接着去摘到一个大西瓜,再去追兔子,那都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生命也是如此,在不停的体验中感受到快乐人生,就算失败那又何妨?
只要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是快乐是充实的就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