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天,已经毕业两年的我在村里闲玩,游荡多日无所事事;便去隔壁村寻找老同学刘志刚去镇上玩,看看在镇上的劳务中心有没有适合的外出工作,或是有没有能学的一技之长,也好日后做个营生,省的在家被父母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务正业的孩子。
在家里墙角处找了父亲收废品时、组装的一辆旧自行车,带着志刚在乡间的小路上悠闲的骑着;靠着小杨树的阴凉处蹬着我的大架子车,没有庇荫处阳光真是灼热,皮肤都被晒的有点黝黑。
在青湖镇上推着车顶着阳光,实在燥热,就在一处广告牌下乘凉。志刚用衣袖蹭了一下我,让我看对面,抬眼一看对面好像是个培训机构,门头上方有一排字赫然醒目「邳州名师缝纫技术培训机构」。只见里面有十几台老式旧缝纫、两台旧电缝纫机,大厅里面空空荡荡,没有学生。我料想这应该是刚来此地没几天,和志刚商量了一下,去里面看看怎么个培训法,多少学费,能不能给推荐个就业啥的。
果不出其料,新开没几天,里面出来一个约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个字不高、皮肤很黑、留一圈胡渣还没来及剃去;身穿中山服有点破旧,手拿着个茶杯,细细的品了一口那杯已泛黄的茶水。看我俩进来,开始讲解这个裁缝行业的就业前景大好,学习一到两个月,就可以推荐去外地工作,学费300元。
志刚和我是这培训学校里的最早的两位学生,在里面学习缝纫电机摸索一星期后,会一点简单的衣服基本缝纫知识,用缝纫机的小角贴边会在布条上轻轻的绘制0.1,0.6,也就是衣服、裤子两条靠边、靠里的两条线。
周边几个村里陆陆续续的有家长开始送孩子来学习了,一个不大空间走廊、一个月已经收了有30几个学生了,个个都学的还有模有样。为了学习的热情度高涨,我还去布摊撤了一块布,自己做裤子,在老师的再三调教下,线的纹路缝的歪歪扭扭,拼凑的七零八落,最终还是老师亲手上阵给我们这30多个学生做示范,这才算一条裤子成型了吧。
学习一门技术,没有那么简单的,几个月的时间无非是看看有没有兴趣而已;顶多算入门篇吧,这类培训也算不上正规,充其量让能上手做流水线而已,所以基本上都是外地一些服装厂定制送去一些廉价的工人而已,既收了学员的学费,也收了公司的好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