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本大事记均按年月日次序编列,不能确定日期的放在每一月之后,校报获奖只统计省级以上篇目,外宣成果只收集省委机关报以上报道我校办学成绩的成果,网站新媒体等一般不收。由于资料缺失,收录会有遗漏,如有知情者,欢迎添加,只要是事实,我们一经核实,立即补充。
1959年9月,黄汉书同志任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宣传部理论教育科副科长。
1981年6月6日,淮组干[1981]第140号文件,朱碧松任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宣传科副科长。9月25日,淮阴师专宣传科、团委会联合主办“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书法、美术展览,展出49件书法作品,37件美术作品。11月13日,淮专校(1981)第15号文,校委会同意:张月田任党总支宣传委员,兼任第一支部书记。12月25日,淮专委(1981)第16号文,校委会决定:朱碧松任宣传科党支部书记。
1984年1月23日,淮专委(1984)第2号文,刘亚任淮阴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1984年9月1日-1986年11月18 日,宣传部编印《情况简报》共30期。
1985年6月27日,校报《淮阴师专》试刊。报名由姜华老师题写。初为月刊。在发刊词中写道:《淮阴师专》担负着重要职责,是向师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将密切结合校党委的中心工作,积极生动地有针对性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它将反映我校师生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暂新的精神面貌,表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亦将严肃批评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精以扶正祛邪,张扬新风。试刊3期后于1985年11月1日,《淮阴师专》正式创刊,主编,刘亚,一、三版责任编辑阎大伟,二四版责任编辑张超。约1年时间,罗春平接替张超工作。9月9日,宣传部部长刘亚同志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1986年3月27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校工委副书记林敏端同志,高校工委综合处处长黄治中同志等一行2人,来我校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1987年12月9日,淮专委(1987)第32号文,任命李洪天为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淮专委(1987)第35号,任命阎大伟为校党委宣传部秘书(副科级)。在江苏省高校校报1987年度好作品评选中,《淮阴师专报》选送的阎大伟的《国家尚不富裕,生活仍需节俭》获言论类一等奖,李雪峰的《痛心●希望一一泗洪县教育状况调查札记》获通讯类一等奖,范玉友的《大学生生活主旋律与变调及其他》获消息类一等奖。
1988年11月14日,淮专委(1988)33号文,校委会决定《淮阴师专报》编委会由李洪天、施梓云、阎大伟、 罗春平、周俐组成,李洪天任主编,施梓云任副主编。11月26 日,修订《淮阴师专校报工作细则》。在江苏省高校校报1988年度好新闻评选中,《淮阴师专报》第27期发表的刘亚的《我说方福矩先生》和李道新的《由中国功夫想到的》分获言论二等奖和三等奖,编辑罗春平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
1989年,在江苏省高校校报度好新闻评选中,《淮阴师专报》选送的罗春平的《阳春白雪纵然妖娆也能压垮陈年教室,幸无伤亡加强防范后怕更盼广厦早成》获消息一等奖,刘亚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张仁华被勒令退学谈起》获言论类二等奖,周竞风的《父亲》获小说类二等奖,王其成的《重回师专记》获通讯三等奖。
1990年6月29日, 淮专委〔1990〕34号文:王家云任党委宣传部部长。9月28 日,学校召开第三届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会议由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家云同志主持,校思想教育研究会会员等28名同志出席了会议。10月22日, 淮专委〔1990〕64号文,宣传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设立新闻报道奖励。
1991年6月6日, 淮专委(1991)18号文,徐宏峰任党委宣传部秘书(副科级)。
1993年4月6日,陈云之女陈伟华时任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教师给学校寄来一封信,现身说法,坦率地谈了她对教育事业及教师职业的看法和真挚的感情。此前,党委宣传部长王家云从有关资料获悉,陈伟华1985年辞去国家劳动人事部的职位,当起了教师,并坚持从教至今已近十年,他感到这在今天教师流失严重、师范生专业思想不稳的情况下确实难能可贵,就给陈伟华去了一封信,于是有了回信。校报全文刊登可陈伟华来信,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家教委简报》第46期以《陈伟华致信淮阴师专坦陈择业历程》为题,转发了陈伟华的来信;省委教育工委的《江苏高教情况》第9期加了编者按全文转发;5月29日的《中国教育报》在2版显著位置以《我重新选择了教师职业》为题,也转载了陈伟华的来信;《淮安日报》4月25日刊登陈伟华的来信,《扬子晚报》5月21日文摘版转载,许多同学读了陈伟华的来信表示,甘作人梯扶英才。在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好作品奖评选中,《淮阴师专报》选送的阎大伟的《东岸绿荫少 杨柳更须栽》获言论类一等奖,王建国的《萧兵教授——一个大学生眼中的文化名人》获通讯类二等奖。在“维维杯”好作品评选中,罗春平的《陈云之女来信坦陈择业历程》获一等奖,王建国的《萧兵教授——一个大学生眼中的文化名人》(作者:)获二等奖。在“一品梅”杯现场短新闻竞赛奖中,张祥松的《物理系的“家教交流会”》获二等奖,陈勇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获三等奖,:孙爱军、张军的《潇洒写人生——记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钱如竹》获三等奖,王旭、刘仲的《我校经常化学雷锋活动行程特色》获三等奖。
人员变动:7月,《淮阴师专报》一、三版编辑罗春平调到《淮海晚报》工作。9月,朱延华到《淮阴师专报》任一、三版编辑。
1994年1月22日,淮师专委〔1994〕1号文件,关于校级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李洪天分管宣传工作。1994年,在江苏省高校校报好作品评选中,周俐的《清静校园讲座热》获消息三等奖,徐宏峰的《普普通通才是真——陈伟华老师印象》获通讯三等奖,陈海涛的《多一点“傻气”》获言论三等奖。在江苏省高校校报“四达杯”好新闻比赛中,王建国的《笔底古今事 无求品自高——记政府津贴获得者周本淳教授》获通讯三等奖,周俐的《清静校园讲座热》获消息三等奖。
1995年7月8日,淮专委组[1995]7号文,任命杨亚军为宣传部秘书。在1995年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中,黄军的《后娘》获文学类二等奖,周俐的《各显其长 尽展风采》获消息类三等奖,周俐的《一个大学校长的奋斗》获通讯类三等奖。在1995年省校报“洁莱雅杯”好言论赛中,王家云的《领导干部应成为学习的模范》获三等奖。在1995年省校报“九方杯”好新闻赛中,朱延华的《我校师生深情缅怀陈云同志》获二等奖,朱延华的《执着的最求》获三等奖。
1996年,江苏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评选,《淮阴师专报》6月15日三版刊发的阎大伟的《弱水三千独钟普教 学子八百情系师专》;6月15日二版刊发周俐、王振轩的《托起明天的太阳》获通讯类三等奖。省高校校报“东方明星”杯头条好新闻赛,10月15日1版刊发朱延华的《汤翠英来校作学陶报告》获二等奖;省高校校报“中旅航服”杯人物通讯赛,11月25日2版刊发刘岳启、黄军的《平平淡淡总是情》获二等奖。《授业三年今成才 感戴师恩留楹联》被人民日报采用,校园风景图片被《中国教育报》采用,《组织人事报》报道全国首家举办村干部人才市场的消息,《新华日报》报道我校应届毕业生立志从教的消息。
人员变动:1996年9月,《淮阴师专报》一、三版编辑朱延华调宣传部任秘书。徐洪峰调任淮阴师专审计室秘书。张同刚任《淮阴师专报》一、三版编辑。12月30日,朱梅珍任党委宣传部长,王家云人党委组织部长。
1997年
1月8日至1月17日,学校举办了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全校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党总支副书记50余人参加了培训。
4月11日,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检查座谈会(徐淮片)在我校召开。
6月24日下午,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委主任陈万年在我校宣布,淮阴师范学院正式成立。
6月3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毛宗刚写的消息《淮阴师范学院成立》。
8月12日,朱梅珍任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杨芳莉任宣传部副部长,李守学任党委宣传部正处级调研员。
9月20日,《淮阴师专》在出版137后,自138期更名为《淮阴师院报》,题名集周恩来手书。为了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从1月开始,《淮阴师范学院报》开辟“总理风范”专栏,每期刊登一则周恩来风范故事。9月29日,《新华日报》发表周莉写的消息《周总理故乡第一所本科高校(引题)淮阴师范学院正式揭牌(主题)》。
本年《人民日报华东版》头条新闻《我们的信心更足了》选用了一段朱梅珍、张同刚写的淮阴师范学院的内容。1997年,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好作品评比,11月20日《淮阴师专报》二版刊发的周俐的《首届美食节大受欢迎》获消息类三等奖;136期校报获版面奖,编辑张同刚;省高校“金智网络杯”赛,10月10日二版刊发的徐业兵的《铸魂人——记省高校优秀德育教师徐贵权》获二等奖;12月10日四版刊发的陈松涛的《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谈起》获三等奖;12月10日四版刊发的徐则臣的《香港回归普天同庆学子联谊爱心长存》获三等奖;6月5日三版刊发的张同刚邢瑛的《男儿当自强》获三等奖。
本年,党委宣传部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五大精神、学校“九五”计划等内容。利用悼念邓小平逝世等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树形象做表率创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获得“全省二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