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今年的一年级新课本里加入了这首古老的童谣,在孩子们清脆脆的读书声里,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
大约腊月二十之后,乡亲们就开始买炮竹。妈妈和奶奶会准备白萝卜,白菜,豆芽这些食材准备包包子,炸丸子用。
我们家的豆芽都是我妈妈自己发的。
把豆子用温水泡一夜,第二天就看到有胀鼓鼓的豆子。把它们倒进竹筐里,放在做完饭还有点温热的锅里面,盖上盖子。每天晚上都要浇上一些温水,重新盖上。
如此过了三四天,豆芽儿就长出来了。妈妈会切一些红萝卜丝、粉条、豆腐。用花生油爆个葱花,把它们拌在一起炒一炒。包子馅就调好了。
我们会包很多包子,这个时候,妈妈把很多馅儿放在一个红色的大盆里。我总忍不住说,妈,我们弄这么多的馅儿,能包得完吗?这时候,妈妈瞪我一眼说,大过年的,不兴说这话。妈妈和我们忙着蒸一锅又一锅的包子,爸爸在灶膛里烧柴火。此外我们还会炸年糕做豆沙包。
而腊月二十之后,我们家的小院里也空前的热闹起来。很多乡亲拿着大红纸到我们家,请爷爷给他们写对联。
我爷爷是村里的会计,他最拿手的就是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爷爷在院子里放一张四方桌,弟弟站在旁边给他帮忙裁纸帮忙铺纸。爷爷有一个本子,上面记了很多对联。
那时候老师布置寒假作业,总有一个是让我们记一些对联,这时候我爷爷的本子就派上了大用场,小伙伴们都跑到我家里来,争着抄爷爷本子上的对联。
那时候的年才真有年味。
初一早晨,天朦朦亮我们就被鞭炮声惊醒了,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新鞋,和小伙伴们一起踏出家门。那些鞭炮声过后,我们会在地上红色碎纸中寻找,没有点燃的炮竹。一清早,我们就为了寻找这个,最后再看看谁找到的最多。
被妈妈喊去吃过早饭,就要跟着父母去长辈家拜年了。这时候会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新衣服,当然这个新衣服肯定要让妈妈缝一个特别大的口袋。拜年的时候,爷爷奶奶们给核桃花生瓜子的时候能装得多一些。
现在的孩子们早就不稀罕这些吃食了,但在那时对我们来说真是美味。
这么多年过去了,甚至年夜饭也可以不用在家里吃,在饭店边吃边看春晚。而春联也都是买现成的,很少再有人写了。
那过年的感觉我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满是幸福的味道。
时代不同了,过年的方式也会有很多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