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峰会,你想看什么?你想收获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所有第一次去峰会的头马人要思考清楚的,这会导致你是在隔岸观花还是躬身入局,两种状态两种收获
那我是抱着什么心态过去的呢,一开始我是第一种状态,我就是想看看这群人能把峰会举办成什么样?是不是真的像很多老头马人说的那样好。因为时间不冲突,毅然决定买票去峰会,在“票可以便宜”“志愿者可以获得很多纪念品”的诱惑下,我顺便当了这次峰会的志愿者,直到Gala party的活动时,我才真正发挥了志愿者的作用,其他时间里我不知所措,当我向本组志愿者组长表达我的困惑的时候,shaiy说“只要你眼里有活就行”,我想这次峰会里那么多的闪光点就是这一群“眼里有活”的人无私付出。
我所见
我看到一场非常有序有料有趣的三天两夜的峰会,哪怕你从未加入过头马,哪怕你第一次来,也不会觉得无聊无趣,贴心的伴手礼,创意十足的酒会、清晨的瑜伽;
我看到这群人脸上杨溢着激动、热情、友好、笑容,是那种许久未见的同学情,是感恩导师的师徒情,是看到大咖那种敬仰之情。第一天晚上志愿者要碰流程,当我想从A栋到B栋的时候,正准备收工的会务组伙伴,指路怕你不分方向,就一直领你到B栋的门口,这才放心的回去。
我看到特别的峰会设计,一场电影,让你体会“对话”的力量,一场演讲,让你体验“冠军”的演绎,一场wotkshop让听见“大咖”的成长之路,一场圆桌,让你听见到集体的智慧,一场晚会,让你看到头马人,不止是学习演讲!
我所思
关于目标,你加入头马的目标是什么?拿到演讲冠军?站上舞台成为明星?很多人找你拍照,加你微信?就像一周老师分享的,他在头马一战成名,第二年就成为某大区的演讲冠军,他曾参加《超级演说家》的节目录制,最终没有被导师选上,黯然退场,他曾经在工作岗位上两次竞聘都没有竞聘成功,最后他认识到当你跳开头马在真实的世界中你的目标是什么?怎么知道你达成了目标?头马的舞台是包容的,友好的,无论你做成什么样,都会获得掌声和鼓励,因此你越来越有自信和勇气继续走下去,当你面对没有掌声没有包容只有残酷竞争的真实世界,你是否一直有这样的自信和勇气,你是否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加入AACTP已经9个月,这里早已成为我的能量补给站,精力的加油站,在俱乐部里的锻炼,已经让我成为站在舞台上说话不紧张,手心不淌汗的人,而且越来喜欢站在人群中说话的那种感觉,这一关终究会闯过去,于我自己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的,沟通能力,领导力,影响力,要如何补给和复制到工作生活中,仍然需要计划和明确行动的。
关于演讲,脑子里一直有演讲就是“演”和“讲”,而且“演”的权重不能比“讲”少,但是从没真正见到过真实的示范,这次看到六位中文演讲的选手,彻底升级了对演讲的认知,人们不记得你讲过的话,但一定记住你给他们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来自于演讲的内容,更来源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你的情绪,与其讲一个故事,不如说演一个故事,怪不得主持人说,冠军也是“戏精”,回到我自己的演讲,我觉得我演讲不够有感染力,声音不够有层次,我想我应该先把自己足够的打开,先夸张,再收敛。
关于应用,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是功利的,这里没有对个人价值的提升和收获,谁会愿意花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里。分享的老师,我听到有几位都提到,你在头马得到冠军,得到掌声,那是因为你在头马,不要带着头马的光环看世界,那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有个学员她说他老公不支持他参加俱乐部,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俱乐部里,却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这是很多有家庭有孩子的女性所面临的的问题,我也听到前前大区总监susan的分享,在家庭、事业、俱乐部三个重心,三个城市,创始出三家俱乐部的奇迹,然而她的事业家庭孩子没有一个受到了影响,为什么同样是加入了头马,却有这么大的差距,我想最本质的原因是否你把头马学习到技巧内化,并且形成习惯,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所想(行)
融入即收获,带着目标参加峰会,带着目标参加俱乐部,融入进去,参加角色,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参加官员竞聘,成为官员,当你从狂风暴雨中走出来,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你了,当candy即将上台表演,我问她紧张吗?她非常淡定的说,我只跟自己比,能站在舞台上比昨天好,就够了,这份勇气是一次一次融入之后才能拥有的,请相信,当你躬身入局后,你已经变的开始不一样了,所以下次的峰会,我要站上舞台
让客户爽,这句也是我听到两位以上老师分享中提到的,什么是让客户爽,当我们做一次备稿,是否能让听众爽,我们在践行一个项目,是否能让受众爽,我们在和某人做一次沟通,能否让对方爽,怎么衡量在真实世界中的目标是否达到,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是否让客户爽,接下来,我需要思考如何把AAACTP的学习到技能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