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晨读的时候,读出11月11日,突然意识到今天是双11呀。回想一下,感觉得有两三年没再薅双11的羊毛了。
有很多人觉得双11不过是打价格战罢了。提前把价格涨上去,然后在双11活动期间再落下来,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价。
我倒不觉得所有的商家都是这样的。因为前几年,每年双11之前我也会在某宝、某会、某东提前关注一些东西,甚至加到购物车里,就等着双11这天抢购。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买墨盒,因为单位要用到,从办公用品供应商那拿一年四季价钱基本都是固定的,除非是涨价,但从来没有落价的时候。从网上定购就不一定,一般情况下平时买,如果量大会也会有优惠,但优惠力度很小。而双11时购买,商家会推出很多的活动,比如买三送一,满多少钱再减几元,细算下来,会发现确实比平时要便宜一些。这是我所经历的真正的双11活动。
当然也确实存在先涨后落,实际还是原价的情况。姑且不讨论,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双十一过后就是等待收快递,有时候快递会很漫长,收到快递后迫不及待地拆箱子,那也是一种喜悦,期待被满足的喜悦。
为什么这两三年对双十一突然没感觉了呢?可能与年龄有关吧。象同事会提前把一年使用的抽纸、卫生纸、厨房用纸、卫生巾等之类的东西选好,双11这天再抢购。而我现在就会觉得,囤回来,还需要占地方,再说时间长了,常会忘记,无形中造成浪费。再说,现在的各大商超,象抽纸、妈妈巾这一类的东西也会经常搞活动,搞活动的时候囤一点够用几个月的,用完了,又会再赶上下一波活动,这样也挺不错的。也许细算下来,或许会比网上的双11贵上一点,但至少不会浪费啊。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不适合在网上买衣服了。象前几年推出一个新的购物平台,现在让我想起这个平台叫什么名字,我都不记得了。那时候平台上经常会推出一些衣服很便宜,象春秋季穿的一件普通的外套也就一二百元,棉服三四百,都要比实体店里卖的便宜将近一半。那一年,象中邪一样,我买了一件夏末秋初穿的麻布外搭,还有一件夏天的短袖衣服,因为喜欢那个颜色,有点介于桃粉和皮虾色之前吧,买因来以后,到现在这两件衣服的基本没怎么上身。象那件外搭,就是去济南学习的时候,怕在动车上空调吹着冻肩膀,穿了一次,以后再没穿,那件短袖,穿了也就能有两三次吧。
还有在嗨团上买的短毛绒的那件,买来当年穿了几次,以后再没穿。真的是到了这个年龄,不象年轻的小姑娘们,随便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上身,都会很漂亮。感觉从35岁以后,女人就要追求质感,上身的衣服至少给人一种有品质的感觉,当然这样的衣服买的时候确实肉疼,但买回来穿着率确实会高,再说挂在衣橱里,穿上两年应该是不会过时的。当然这是对象我这样不是很时尚的人而言。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所以双十一基本不再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