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因为孩子的表现欠佳在群里吐槽,琼看到后帮我推送了无才姐姐的文章:“青春期:你的孩子正在嫌弃你”,我如获武林秘笈般地一口气看完全文。
然而只看到文章的前面一部分,我已是眉头紧锁,惨淡一笑。因为我的孩子不是在嫌弃我,而是在加速度的嫌弃我。最近发生的两个小事刚好印证了此说法。“阮嘉华,沈老师在群里通知你们这次研学活动需要五位家长随行,我跟你一起去好吗?”我以为他会欢呼雀跃,结果是他很紧张的摆手:"你别去,不要去,千万不要在家长群里报名,更不要说任何话!”第二件事是本月二十六日娃期中考试适逢我要去上海看厨柜展不能当日来回,我建议他去叔叔家或者去某同学(此同学品学兼优,有意想让他多接触)暂寄一晚,他又是一本正经的拒绝了。理由是他长大了,会自己一个人在家睡觉,会坐公交车自己上学去。叫我不要瞎安排。嫌弃指数直逼六万颗小星星.
而文章的后半一部分内容更丰富,文章例举了很多的妈妈类型,有姿态是温柔的,但内心还是强硬的妈妈,其沟通方式也是不能俘获孩子的心,冲突不断。有智商在线的妈妈运用所谓的套路也被不仅长身体而且长脑子的孩子所洞见,拆穿的那一刻也是极其尴尬的。有宠溺型妈妈虽然让孩子有了暂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但最大的问题是很难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一旦进入社会有可能反而被毒打的更厉害。也有无能型妈妈虽然没有了对孩子的控制欲,可以让孩子相对自由的发展,但是很难成为孩子坚强的后盾······
那么问题来了,我是什么妈妈呢?我又想成为什么妈妈呢?辗转反侧不得其解。这时我刚好看到妈妈抱团里的一篇文章提出的观点是“最好的妈妈不是100分,而是60分”。我个人感觉很受用。这个观点来源于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的著名理论:“good-enough mother",后来被我国心理学家曾奇峰巧妙地译为60分妈妈。
60分的妈妈,既不像100分妈妈那样,时刻回应孩子的所有需求,剥夺孩子的自主权;也不像0分妈妈那样,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忽略孩子。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永远在你身后,而且会尽自己所能助孩子一臂之力,你不需要我的时候,我会适当的远离,去做自己热爱的事。这样既能成就孩子也能成就自己。哪怕我们只是在两根平行线上各自努力各自奔跑没有交集也没有关系,只需在某个拐点碰到的时候打声招呼:“嗨,你好吗?我亲爱的孩子!”“哦,妈妈,我很好,你也好吧!”这个就够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一句:每个人都能成为父母,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这一职位。我们也需要学习,需要成长,需要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