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告认为: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生活方式。
维护健康四大基石:平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
合理膳食:每天应合理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避免挑食、偏食,保持三餐定时定量。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运动可以加速身体血液流通,提高肌肉力量,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强度以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为宜,一般运动的时间为10~30分钟,每周运动3~5次。
戒烟限酒: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能损伤多个器官,容易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会诱发肺癌。少量饮酒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尿液大量排出,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昏迷和休克。长期喝酒容易肝硬化,甚至诱发肝癌。
心理平衡:首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认识,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且要学会接受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周围的人宽容。同时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喜悦还是挫折时,保持平稳的心态,不要处于不良情绪中。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件给出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