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今天还在假期,有时间放空,又是五四青年节,还是想静下心来记录下这次徒步西湖群山的经历,过程中的心路变化或许日后再看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之前我也提到过,这次报名参加标毅线纯属意外,也是缘分。是前一天爬山认识的一位姑娘拉着我报的名,一点准备的时间也没有,事先并不知道这条线路是怎样的,只知道长度是25km。
事后才听领队说,这条线是2002年被一群徒步爱好者挖掘出来的,并且每年会组织西湖群山徒步比赛,被称为“标毅线”,也孕育了延续至今的西湖跑山赛。沿途有很多景点,可谓左手西湖右手钱塘江,风景十分秀丽。
思绪回到报名的5月1号,那天走了11km,路线比较舒缓。在山上的时候决定报名,下山后先去做了核酸,随后去买了一个登山杖,毕竟是第一次爬长线路,还是心里没底。晚上11点多就关灯准备休息,结果失眠睡着的时候已经很晚。
5月2号早上6点半起床,背了3瓶水和4瓶娃哈哈,还有一些简餐,想着喝不完还能和大家分享,结果是我太乐观。
到集合点的时候8点半,等人到齐后9点开始出发,总共15个人,彼此都不熟,但基本都是同事,只是在不同的部门,所以还是有一些共同话题。
领队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户外爱好者,其中有2个人是高手级别,他们是来跑山的。所以领队让他们只管往前冲,到终点等即可。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女生,足足比我们早结束一个半小时,非常的厉害。
剩下的12个人和领队一起走,为了8小时走完,领队严格控制时间。
爬的第一座山是我经常一个人去爬的,路线比较熟,那段路线我以往需要2个半小时,结果这次只用了1个小时。他们的速度太快了,我一路小跑跟着,即使这样,这段路程我依然都是最后一个。
领队无奈的看着我,走一段要等下我,因为很多是野路,不跟着一会就找不到队伍了。其实我内心也很着急,老是拖后腿的滋味并不好受,但体能真的跟不上,实力这种东西,并不是想有就能马上有的,我当时真的很后悔这段时间没好好运动。
以往是休闲式爬山,这次是比赛式爬山,不得不说差别太大了。我就像一个后进生,在后面奋力追赶。到中间的时候还有一个同事开玩笑说:“你还在呀,看你刚开始的样子以为你早退出了”。
因为过程中不会长时间等人,即使休息,也只是五分钟左右,简单吃点东西喝点水接着爬。
所以慢慢的开始有人坚持不住,到10km的时候明显很多人都累了,这时候有一段被称为“绝望坡”,是过程中最陡的一段,上去之后就是杭州最高的山顶。
那段土路真的非常考验内心,感觉仿佛最后一点力气都要被用完了,因为每次抬头都会觉得很遥远很绝望,所以我强迫自己不要抬头看,就是低着头走脚下的每一步,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支撑着我走完了这一段。
到顶的时候原本的13个人只剩下8个人,其他人都已经放弃选择中途下山。
10km我觉得是第一道坎,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喝完了三瓶水,后面又买了两瓶,但这时候精神状态还是可以的,虽然很累很累但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第二道坎是15km,因为这时候要开始下山,下山之后接着再爬两座山。说实话,这时候真的已经用完了储备的能量,剩下的全是靠意念在坚持。
有一个伙伴这个时候膝盖受伤,他说他前两次都是在这里放弃的,这次一定要坚持到终点,所以剩下的路他都是一瘸一拐的在走。
第三道坎是到20km,这时候已经爬了近7个小时,实在没有力气了。有2个伙伴也是这时候退出,剩下的6个人有4个是经常锻炼体能比较好的,我和另外一个膝盖受伤的伙伴是垫底的。
后面也没有人说话了,就是默默的走,唯一想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到终点,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再来一次,就把这次当作最后一次在走。
这时候感觉腿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说不上来是麻木还是酸痛,就是感觉已经很难迈开步子了。如果没有同行伙伴的鼓励,一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到终点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那个膝盖受伤的伙伴简直要哭了,说他终于坚持下来了,要被自己感动了。加上最前面跑山在终点等我们的两个伙伴,坚持下来的总共八个人,花了八个半小时。因为有段野路被封了,绕行了一段,所以全程大概是26km,大家开心地拍了张合影,便一起去吃饭。
可能是因为爬了太久,晚饭竟然吃不下,坐在椅子上,两只腿垂下来都无比难受,不知道怎么安顿这两条腿。当然不是我一个人这样,除了经常锻炼的,其他人都吃得比较少。大家聊了会天,便打车回家。
晚上十点多就睡了,睡着后隐约感觉腿动不了,醒来好几次。我以为第二天要废了,结果6点多自然醒来,走路确实有点困难,但到9点左右的时候,竟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除了正常的酸痛倒没太大的问题。不得不惊叹人的复原速度真快,还是太低估身体的能量了。
因为这天中午约了朋友一起吃饭,便早早出门,中午吃完饭又陪着朋友逛西湖,走完白堤,逛了岳庙,感觉还好,没有之前担心的那么废柴。
其实,这一趟走下来,最大的感受是人的潜力真的是超过自己想象的,一些恐惧的东西更多来源于内心,即使是同行人里面最差的,只要不放弃,总能慢慢赶上大家的进度。
另外,我们确实需要更多了解自己。每一个人的发力点不一样,有些人适合短跑拼速度,有些人适合长跑拼耐力,不能拿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长项去拼。
我从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是长跑型人格,爆发力不行,短跑根本快不了,唯一能抗衡的就是可以坚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事情短期都出不了结果,会很着急,与人相处也是慢热,唯有日久见人心。但没办法,这就是自己,改变不了,只能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接纳自己并尽可能发挥长项。
还有,就是同行的人真的很重要。一些对自己来说比较难的事情,如果有一些人带领或者鼓励,总会更容易坚持一些,爬山是这样,很多事情我觉得也是这样。有榜样,有伯乐,都是极其幸运的事,当然,如果过程中还有知己,那更是自己的福气了。
最后,祝大家青年节快乐,也希望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