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指的是,从定都天京到天京事件,整个时间段之中,运动隐患越来越大,表面越来越好。
定都天京后,洪杨韦,后宫佳丽三千,他们之间的矛盾甚至因为某个旁系亲戚,仆人,妓女而勾心斗角,可谓可惜。
军事策略上,摆个模样地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准备享乐的,葬送了李开芳这样的优秀将领。
政治和几个王关系上,石达开继续神勇,内部都跟跟他不沾边,他主要打的是清军。杨秀清愈演愈烈,已经逼迫洪封他为万岁,篡权意图过于明显,甚至利用天父下凡要打洪秀全。而这个时间过程中,狡猾的韦昌辉假装要代替洪秀全受罚,获得了洪秀全的一丁点信任,洪秀全从此坚定了利用韦昌辉除掉杨秀清的想法。
天京事件中,洪秀全利用韦昌辉先下手为强,杀掉了杨秀清和其大部分。这三个人我一个没有好感,窝里斗和背后捅刀我是最讨厌的。洪秀全的意图是让韦昌辉和石达开联手灭杨,然后利用最少的杨的亲信牵制韦昌辉和石达开。韦昌辉是要对杨秀清部赶尽杀绝,而且不等石达开到,就大开杀戒。杨秀清死的不冤,虽然他是功劳最大的,但是他想篡权,洪秀全必然不肯,而且洪秀全一旦丢失权力,肯定性命不保,所以天京事件,只能说是洪秀全先下手为强,否则死的就是洪。但是韦昌辉利用了时间差,独掌大权,洪秀全又利用对韦昌辉下的仅仅是密令,责罚韦昌辉,让其背黑锅,所以杨的亲信没死的都恨死了韦昌辉。
韦昌辉这时候一家独大,就有了灭洪自主的想法,可惜他杀的太狠,太无耻,所以不得民心,而且他想杀石达开没有杀成,之后就杀了石达开的家人,让掌握很大军权的石达开把他弄死了。杀杨时候和他一起的秦日纲,感觉应该躲开是非,所以韦昌辉看着是一家独大,其实掌控的军队很少很少。
天京事件的发生,是整个运动的转折点,从此,运动明显不行。第一是人才,杨秀清、秦日纲死了,韦昌辉死了,石达开末期出走,都跟这个事件离不开。第二,军队数量减少,自己毁掉的军队不下数万人,长江泛红。第三,最关键的是人心散了,下层军士本就对洪杨等人等级制度敛财享受不满意,现在他们窝里闹得天下皆知,自然没有心思对抗清廷了,战斗力下降不是一两个级别水平。